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受访者。
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 实习生胡昊昱 广州报道
11月9日晚9点30分,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主题歌的旋律中结束。
在控制台旁的阳东霖,看着监控屏幕上流动的色彩最终归于平静,终于放松了紧绷的那根弦。长达一年多的筹备,所有在面料堆里的不眠之夜,所有与水较劲的时刻,随着4000多定制套服饰在舞台获得生命,都有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2024年10月,阳东霖正式接到十五运会开幕式服装造型总设计的任务。他曾表示,开幕式要更注重当下的时代性,用全新的创作方式呈现岭南文化。
实际上,从《沙湾往事》到《龙・舟》《咏春》《英歌》,在众多广东出品的舞台剧服装设计中,阳东霖早已与岭南文化结缘。但这次开幕式的服装设计不同,不仅要让多种岭南文化元素在舞台上碰撞,更要按照开幕式的主题脉络,串起一部流动的岭南文化史。
碰撞、融合、新生,是开幕式服装造型呈现的关键词。文体展演中,咏春、英歌、醒狮等岭南非遗在舞台上鲜活碰撞、各展其美;形态各异的“花”随章节推进渐次绽放、最终汇聚成海,象征着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共生;舍弃繁复设计,用简洁色彩与立体剪裁重构传统服饰,则是对岭南文化的当代解读,让传统焕发新生。
开幕式结束了,留给观众和创作者的震撼并未停息。正如阳东霖接受南方财经专访时表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岭南文化的另一面,不仅是有历史和传承,更是一种延续和未来。
75分钟的开幕式所呈现的,并非只有历史的厚度,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就像丰富的岭南文化,它从千年而来,也顺着时代的脚步,鲜活地走向未来。
十五运会开幕式服装造型总设计阳东霖。图源受访者。
一部流动的岭南文化史
作为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全运会,岭南文化,必然是开幕式的主旋律。
“服装是流动的文化载体。”正如阳东霖所说,开幕式的服装设计,也诉说了一部流动的岭南文化史。
十五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共分为三个章节:《同根同源》回溯过去,《同心同缘》讲述岭南文化传承,《同梦同圆》聚焦未来畅想。
服饰设计的递进感,也对应着岭南文化从历史到未来的脉络。例如,第一章开篇以雕像质感,泥胎为主的服饰,呼应千年海上丝路的厚重;第二章缤纷的岭南元素中,穿彩虹色谱服饰的武术舞者传递出当代武学的活力;第三章街舞舞者的银色和荧光绿色服饰代表了科技和未来。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受访者。
从2013年的舞剧《沙湾往事》,到后来的《龙・舟》《咏春》《英歌》,有丰富舞台剧服装设计经验的阳东霖,对岭南文化并不陌生。
不过,舞台剧多诠释一项传统文化,开幕式却需要在短时间内,呈现醒狮、武术、英歌等多项传统文化的碰撞。
“能够一次性把多种文化融合到一起,各美其美,我觉得特别过瘾。”阳东霖认为,岭南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具有共性,用当代的表达将其贯穿起来,就能让它们在各自的位置发光发热。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新华社。
正如第二章的《咏春踏浪》就融合了南拳、咏春、八斩刀等多种文化元素。整体以红色为底色,数百名武术演员身着红衣,肩披饰有龙鳞纹的甲片,遍布水舞台;十余位武术名家则身着彩虹色服饰,通过不同色彩的构建清晰和谐的层次;身穿白衣、系着红色腰带的武术演员从天而降,凸显视觉中心。
“可以把舞台想像成一块蛋糕,最外一圈是樱桃,内侧则是奶油,中心是拉花。”阳东霖如此构思,在服装上进行分区域的色块设置,用大面积的颜色,打造视觉冲击。
花,是开幕式上一个贯穿始终的元素。
阳东霖介绍,开幕式的4000多套服饰中,有约一半的服装以“花”为灵感。例如,带有LED灯条的蓝色裙子,是象征着海洋文化的“海洋之花”;绿色的芭蕾舞裙代表着早春盛放的鲜花;舞者身背的三色花朵风车,则是融入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色彩。
“绽放的不仅是花,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阳东霖表示,所有的花汇聚在开幕式舞台,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画面,象征着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受访者。
让千年岭南文化焕发新生
这一年多来,阳东霖多次随团队来到广东采风,深入了解醒狮、英歌、龙舟等岭南风俗与地域文化。
大湾区的开放、包容和多元,无形中影响了他。在服装设计上,他不拘泥于仅体现历史的厚重,而是有所取舍,让颜色更简洁、剪裁更立体,更具有当代性。
被称为“小醒狮”的仪式标兵服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标兵需在场上表演时间较长,以往多穿简单的运动服。但这次阳东霖希望标兵服饰更有特点、更具岭南味,“小醒狮”就此诞生。
一方面,简洁色块拼接呈现醒狮狮头造型,搭配带有醒狮眼睛和耳朵的发箍,兼具活泼感与文化辨识度。另一方面,参考网球裙设计,上身做成半袖,并选择贴肤清透的面料,提高运动的舒适度。
“当这些标兵身着带有醒狮符号的新中式服装,能带给大家时尚、青春、有活力的感受,也能体现更多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会让大家耳目一新。”阳东霖表示。
标兵服饰。图源受访者。
引导员服饰的设计,同样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历来,引导员服饰都是运动会的“门面担当”,也是最难、最核心的一套服饰。
经过多轮调整,阳东霖最终以木棉花为设计主题:主色选用木棉红,裙身采用类似木棉花瓣的不规则剪裁,搭配绣有金色木棉花的广绣云肩,既融入岭南传统符号,又兼具时尚活力。
“水舞台”的特殊要求,也推动着服务设计的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因水而兴,“水舞台”成为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也对演员服装提出更多要求。
“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一次性设计几千套涉水服装,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有的经历。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全新体验。”阳东霖表示,水对服装有很大影响,沾水后衣服会贴在身体上,影响观感和舒适感。
因此,尽量用速干面料,或减少服装的体量,让水的影响降到最低。譬如,武术服装采用了半边袖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武术演员的动作更有力量感,另一方面减少服装与水的接触面积,避免黏在身上,限制动作施展。
对于要亮灯的“海洋之花”,为了保证它们长时间在水中亮灯、不漏电,团队尝试了不少于50款服装,不断调整灯带和控制方式,也做了多次防水测试。
“海洋之花”。谭砚文摄。
类似的细节打磨贯穿整个设计过程,而所有创新的核心,都是为了让岭南文化焕发新生,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认同它。
“我们并不是在做一场只有视觉冲击的秀,除了华丽的视觉效果,更多的是在每个章节中,融入承载着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点。”阳东霖表示,体育运动的精神,本来就充满了年轻的色彩,服饰设计也需要更多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对岭南文化进行当代的表达。
一场开幕式,凝聚了主创团队近两年的努力,阳东霖也在筹备中收获颇丰:“原本以为我已经很了解岭南文化了,但这次我看到了岭南文化的另一面,不再是凝重的历史和传承,更多的是一种延续,是传统文化的再生和新生。”
或许,一场开幕式无法尽数呈现岭南千年的历史厚度,但能以新的形式和表达走进更多观众心中,用画面、造型、音乐触动更多人,让千年的岭南文化,鲜活、生动地走向未来。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受访者。
本文链接:21专访丨阳东霖:四千套十五运开幕式服装,流动的岭南文化史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262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