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设置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主题色
黑色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搜索
热搜:
发现最美铁
无人机“飞
商务部新闻
AI从技术到
火力全开“
21对话|探秘
《怪变》第
与童趣搭配
科学
特定单基因突变会导致精神疾病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刘霞)德国莱比锡大学科学家主导的一项国际研究首次证明,单个基因GRIN2A的突变会导致精神疾病
查看:2
2025-11-19
看似干净,实则巨脏!公共厕所的这个东西,最好少碰
洗完手,你是习惯用干手机烘干,还是用擦手纸擦手?或者干脆是“甩手走人”? 有一种说法认为,公共卫生间里的干手机就像一个细菌培养机器,用它吹手,只会越吹越脏。这种说法其实不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如你
查看:1
2025-11-19
得一次就能终身免疫?这些和流感有关的说法可信吗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活跃度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和流感相关的流言也在网络上出现,影响公众的预防行为和就医决策。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科学分析热传流言,助力公众理
查看:1
2025-11-19
新一代聚变装置等离子体压力创纪录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在18日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部年度会议上,美国聚变能源技术公司Zap Ener
查看:2
2025-11-19
当大脑“馋虫”遇上药物“消音器”
这是一场关于食物渴望的神经暗战。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刚吃完饭,却还是忍不住想吃点什么?或者路过一家面包店,哪
查看:2
2025-11-19
中疾控:糖尿病足不只是“脚出了点小毛病”
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糖尿病本身虽不直接致命,但它的并发症却可能悄悄“偷走”健康。其中,糖尿病足是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联合国糖尿病日,一起来了解糖尿病足,
查看:1
2025-11-19
漱口水再好 也别天天用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漱口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市面上的漱口水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想要物尽其用,不仅要用好,更要选对!今天,口腔科医生为大家详细介绍漱口水相关知识,帮助大家选对漱口水、
查看:1
2025-11-19
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可耐500℃高温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50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轻质高强的
查看:2
2025-11-19
“细胞密信”与“免疫特工”解锁再生密码
在动物王国里,有些生物似乎握有再生的神秘钥匙。比如非洲爪蛙蝌蚪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连复杂的脊髓和肌肉都能完美复原,仿
查看:2
2025-11-19
年轻人,这几个习惯正悄悄把你推向糖尿病
人们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关于“糖尿病前期”也许知之甚少。“糖尿病前期”,意味着血糖已经超标,只是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是身体拉响的‘最后一道警报’。”
查看:1
2025-11-19
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身体给出的暗示,不要忽视
11月17日 是国际肺癌日 肺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头号恶性肿瘤 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 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肺癌预后较差,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生存概率可显著提高,但很多人直到肺癌晚期才发现
查看:1
2025-11-19
供暖季警惕“沉默杀手” 这些慢阻肺的误区你知道吗?
朝“问”健康丨供暖季警惕“沉默杀手” 这些慢阻肺的误区你知道吗? 随着北方开启供暖季,我们待在温暖室内的时间变长,很多人咳嗽、喘憋的情况随之加重,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沉默的杀手”——慢阻
查看:1
2025-11-19
眼睛也会“中风” 90分钟黄金抢救期别错过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41岁的刘先生吃完晚饭后正在看比赛,突然右眼什么也看不见了。在当地医院检查后没有找出病因,家人随即带他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就医。 “不痛不痒,没任
查看:1
2025-11-19
发高烧+浑身疼?别当感冒硬扛,可能感染了H3N2毒株!
中华名医号 | 发高烧+浑身疼?别当感冒硬扛,可能感染了H3N2毒株!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毛静)近期,甲型H3N2毒株引发关注,它与去年的H1N1相比,像是换了一个“马甲”。不少人困惑,感染H3N2
查看:1
2025-11-19
哪些人群比较适合冬日进补?哪些人群则需要谨慎?专家给出建议
中新网11月18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8日下午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冬令进补”专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冬令进补的注意事项以及养生方法。有记者问,请问哪些人群比较适合冬日进补?哪
查看:1
2025-11-19
流感季来袭 易感人群如何防治
11月正值流感病毒活跃期。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月6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流感病毒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中检测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占比达17.5%。对
查看:1
2025-11-19
现代人营养过剩仍需要“冬令进补” 专家提“通、化、清”三字诀
中新网11月18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8日下午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冬令进补”专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冬令进补的注意事项以及养生方法。有记者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人大多数不
查看:1
2025-11-19
这些“保暖”习惯潜藏健康隐患
为了舒适过冬,许多人有自己的“过冬习惯”:紧闭门窗锁住温暖、长时间开启加湿器缓解空气干燥……这些究竟是舒适养生的好习惯,还是暗藏风险的健康隐患? 隐患1 紧闭门窗不通风 导致反复感冒 近期,北
查看:1
2025-11-19
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冬季通过饮食调理身体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小雪节气将近,气温将越来越低,如何正确进补以增强体质?11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为公众答疑解惑。 “中医提倡
查看:1
2025-11-19
儿童青少年身高干预需科学 专家提醒勿入“拔苗助长”误区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身高日益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生长贴”、配方奶粉等“助高”产品在电商平台和母婴社群中流行,引发了大众关于科学身高干预的讨论。记者了解到,在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上,关于
查看:3
2025-11-19
气温骤降 谨防脑卒中 做到“尽早识别 立刻就医”
最近,上海气温骤降,尤其是老年朋友,要警惕脑卒中疾病的发生。脑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
查看:1
2025-11-19
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 40岁及以上这个检查建议每年做
视频丨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 40岁及以上这个检查建议每年做 今天(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是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近
查看:8
2025-11-19
冬季主“藏”,作息也要注重“藏”
11月7日立冬。近日,“冬季熬夜的伤害比其他季节更大”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对睡眠健康的热切关注。为何冬季熬夜后果更严重?如何拥有高质量睡眠?不得已熬夜后该如何补救?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
查看:5
2025-11-19
能整活,也是“铁血教官”,他说“我的课堂没有差生”
近日,在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上海赛区比赛中,华东理工大学的学子获口译
查看:53
2025-11-15
牦牛胃肠道里隐藏的高原生存密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在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通
查看:62
2025-11-15
27131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日榜
周榜
月榜
郑泉水:以个性化教育培养科研创造力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成果发布
国内首套“老年人语言障碍智能快速筛查系统”上线
“整合盆底医学特色诊疗中心”系列巡讲活动启动
李德仁:要有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集中发布三大产教融合创新举措,这个大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
全国首例国产单孔机器人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完成
药学专家:抗生素滥用可催生“超级耐药菌”
中-欧生物医药跨境合作对接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鼓励做些“无用之用”的研究,复旦相辉研究院两岁了
践行“AI+ 医疗卫生”,这家医院举办医疗人工智能大赛
荧光传感器实时监测DNA损伤及修复
中国科协新疆、西藏科普专家报告团活动启动
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研究院成立
长期增温下微生物碳代谢热适应机制获揭示
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3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新研究揭示洋底超级隆起成因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建校20周年
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年度复合增长率达11.7%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七届职工劳动技能竞赛-科普讲解大赛
同济大学“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规划决策实验室”入选
新研究重塑全球海洋钼循环认知格局
都市科技农园启动暨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会举行
上海交大团队助力江门中微子实验首个物理成果发布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宁波材料所举办2025年科学节活动
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
《BGCI植物园规划、建设与管理指南》中文版出版
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开幕式举行
珍稀食用菌冬荪首在广东实现仿野生栽培成功
第五届数字化社会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南海真菌新异喹啉生物碱对映体研究获进展
第二届艺术、心理、脑科学暨神经美学论坛成功举办
多方联手助力创新产品加速落地
杜小燕: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牦牛胃肠道里隐藏的高原生存密码
科学最热文章
这种常见食材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还能防癌
不累还能“暴击”脂肪,这种运动不知道就亏大了
顾诵芬:设计自己的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破34% 稳定性获提升
研究者发布前瞻综述厘清隐藏自旋锁定效应
实现高效发“绿电”!新型高熵低钴电极被报道
数据压缩500倍!看到更多帧、更精细的太阳结构
温室气体甲烷光催化生成HONO机制被揭示
不只是“抗菌剂” 石墨烯的双重角色被揭示
迭代式机器学习加速新型电池催化剂开发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学术发展讲堂海洋科技专场举办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入选新基石研究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