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

2025-05-29 09:05:15 来源: 国际在线

5月27日,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w3f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该项目位于山东招远市莱州湾海域,总用海面积512.7公顷。项目于202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克服了海洋环境高盐雾、高湿度、高风载、高洋流冲击等一系列施工难点。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能达到近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约20.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58万吨,能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记者 宋建春 陶嘉树)w3f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5月27日,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w3f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该项目位于山东招远市莱州湾海域,总用海面积512.7公顷。项目于202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克服了海洋环境高盐雾、高湿度、高风载、高洋流冲击等一系列施工难点。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能达到近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约20.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58万吨,能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记者 宋建春 陶嘉树)w3f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http://www.sushuapos.com/show-2-1248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实现多项首创技术 我国渤海最大海上油气平台完工起运

下一篇: “智慧大脑”搭建智能建造“未来现场”

热门资讯

  • 迄今最大三维宇宙地图发布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绘制了迄今最大的三维宇宙地图,记录了大约130万个活跃类星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它将成为探测类星体、暗物质晕和超大质量黑洞

  • 感染新冠会“导致智商下降”吗?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3月15日报道,2020年1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亚当·汉普希尔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对8万人进行了30分钟的测试,目的是揭示生

  • 自主研制!哈工大“天都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科技日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北京时间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28秒,“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伴随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搭乘

  • 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

  • 原来,中国空间站里“四季如春”

    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进入春日,人们时常能在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中见证旺盛的生命力。一起解锁空间站里的“春日关键词”,感受太空中的“春日

  • 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记者3月21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韩毅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现了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于提高植物耐盐性,帮助盐碱

  • AI+智能家居赋能健康睡眠

    3月21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慕思集团在北京正式发布《2024情绪与健康睡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 单个颗粒无标记光学显微成像实现

    记者3月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张斗国教授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矢量光场调控原理的动量空间偏振滤波器件。该滤波器件安装

  • 饭后想吃零食或因神经元过度活跃

    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二号02组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二号02组卫星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马帅莎 曹译 张艳)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

  • 中国气象局发布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

    中国气象局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日前发布。该模式采用完全自主的动力框架算法——多矩约束有限体积方法为基础算法,进一步提升全球公里级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第六大植物激素的首个运输蛋白

    在日常生活中,隧道可以帮助人们翻山越岭。在植物细胞内,当内部物质穿过细胞膜时,往往也会通过类似的“隧道”。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林峰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