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烽炬承光社会实践团一行,肩负历史责任感与学术探究使命,踏上了湖南省长沙市这片承载着厚重抗战记忆的土地。首日行程聚焦于长沙城内的天心阁、崇烈门、崇烈亭以及橘子洲头等标志性历史地标,旨在通过现场考察、史实梳理与精神感悟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挖掘长沙会战时期的民族记忆,体察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价值。
天心阁—古城之眼,烽火见证
小队的起点是耸立于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作为长沙现存唯一的古城楼遗迹,天心阁远非一处普通名胜:在1938年“文夕大火”事件后,天心阁化作一片灰烬,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重建。最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天心阁以其居高临下的战略位置,屡次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保卫长沙的具体的防御工事,也是军事指挥和观测的重要平台,同时因其象征意义成为军民抗战的精神寄托。
团队登临阁顶,凭栏远眺,城垣旧迹依稀可辨。红陪老师结合地图与战史资料现场讲解,详尽阐释了此地在历次会战(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关键作用:薛岳将军指挥的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曾利用此地观察敌情、调度部署,“天炉战法”的精髓在此亦有鲜明体现。此外,团队成员还近距离观察炮台基座等遗迹结构,结合导师的讲解,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此地作为火力支撑点的实际功能,深化了对“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具象认知。天心阁遗址,不仅是古城地理坐标,更是长沙军民浴血抗战、坚不可摧的精神象征地,无声诉说着为抗战全局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橘子洲头—江河回响,使命传承
实践团溯湘江而行,至长沙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橘子洲头。通过瞻仰神圣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体悟其承载的时代精神与青年担当,为我们理解抗战精神的赓续提供了宏阔背景与现实支点。
伫立于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之下,眺望湘江北部的高楼林立,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红陪老师引导团队思考:橘子洲头不仅是地理景观,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觉醒、抗争、奋进的精神象征之地。当烽火硝烟散去,强敌不再环伺,新一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属于新时代的“民族魂”?
团队成员结合全天所见所思,在洲头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最终凝聚成这样的精神共识:先烈们浴血奋战守护的国土与尊严,需要我们青年一代以知识报国、以科技强国的实际行动来捍卫与提升。抗战精神不仅是危亡时刻的救亡图存,更应升华为和平年代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砥砺前行的奋斗意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追求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以学术眼光重走抗战路,是为了更清晰地洞察历史脉络;以严肃态度赓续民族魂,则是为了汲取永不枯竭的前行力量。
首日长沙之行,是小队此次社会实践全程中奠基性的一步。通过对这些历史-纪念空间的初步探访与解读,实践团初步认识到了抗战历史脉络的精神谱系,为后续形成打下情感铺垫。通过红陪老师讲解与自主观察,我们对长沙在抗战全局(尤其是三次会战)中的战略地位、英烈群体的构成以及民族精神传承的象征性节点(橘子洲头)形成了框架性认识。这构成了我们继续深入挖掘细节、辨析复杂历史面相的首要知识背景。
步履不停,精神不息。小队将继续秉承校训“求实鼎新”的态度,在后续行程中进一步挖掘史料,寻访亲历者,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真挚的情感投入,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以实际行动为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贡献青春力量。赓续不绝,行稳致远。(中国发展网)
本文链接:登天心古阁,夜游橘子洲:触摸星城的历史与心跳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348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