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以前雨天踩泥、晴天吃灰,现在水泥路又宽又平,农用车进出、邻里错车都方便,这路修到了咱们心坎上!”甘肃陇南市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村民望着即将竣工的通社路,满脸欣慰。这条串联7个社、总长3.5公里的道路,完成从“闹心路”到“畅安舒”的蜕变,破解了600余名村民的出行难题,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交通根基。
硬化道路方便群众出行 于金平/摄
过去,该村通社路年久失修,路面狭窄破损、坑洼不平,雨雪天泥泞积水,既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也制约了农副产品运输与乡村发展。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深入实践,为问题解决打开突破口。每月“固定说事日”上,村民代表集中反映修路诉求,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与群众围坐议事,修路诉求迅速被列为镇级重点办理事项,按下解决“加速键”。
资金难题面前,下五郎村创新构建“村民自筹投劳+村级出资+帮扶支持+镇级资助+社会捐赠”多元投入机制。村“两委”争取政策资金,发起“心系故土情 共建新五郎”活动,乡贤慷慨解囊、企业捐赠砂石、村民踊跃参与,爱心汇聚成共建合力。村里设立专项专户,由村委会、村民代表、理财小组共同监管,财务全程公开,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工程启动后,施工团队按“先主干道、后支路”原则分段施工,针对塌方、坑洼等问题全面整治,清理土石、夯实基础、浇筑高质量水泥混凝土。村民代表每日现场监督,镇党委、政府专人指导关键环节,同步做好安全管理与问题协调。条件允许路段拓宽约一米,提升通行能力与安全系数。截至目前,已完成路面拓宽、破损拆除4080平方米,硬化2898平方米,剩余边沟硬化预计11月中旬完工。竣工后将划分责任路段、明确养护人员,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疏通乡村道路保畅通 于金平摄
一条通社路,是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写照,更是党群干群关系融合的缩影。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畅通民意渠道,“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模式探索乡村建设新路径,基层党组织的作为彰显为民初心。如今,这条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连心路”“致富路”,缩短通行时间、降低塌方风险、改善村容村貌,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助力下五郎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稳步前行。(彭婉婷 于金平)
本文链接:甘肃陇南市成县:路通民心畅 共建幸福路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630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油产量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