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主要由肾功能严重衰竭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引起。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等症状,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治疗。
1、病因机制
尿毒症的核心病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是最常见的原发性疾病,约占全部病例的60%。其他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遗传性肾病,以及长期滥用镇痛药导致的间质性肾炎。肾功能持续恶化会导致尿素氮、肌酐等毒素蓄积,并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典型症状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和轻度贫血。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晨起眼睑水肿、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终末期患者常见皮肤尿素霜沉积、心包摩擦音等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周围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脑病。
3、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配合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萎缩程度,必要时需进行肾穿刺活检。诊断时需排除急性肾损伤,关注贫血程度、血钙磷代谢等并发症指标。尿常规检查常见蛋白尿和管型尿。
4、治疗方式
血液透析需每周进行3次,每次4小时,通过人工肾替代功能。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每日更换透析液3-5次。肾移植是根治手段,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均需严格控制水分和蛋白质摄入,限制高钾食物。
5、并发症管理
肾性骨病需补充骨化三醇胶丸,严重贫血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心血管并发症应控制血压,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神经系统症状需调整透析方案。定期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预防继发性甲旁亢。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以内。建议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来源,避免豆制品等高磷食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记录每日尿量。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心理疏导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家属应参与患者的日常管理。
本文链接:关于尿毒症的介绍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936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肾结石尿结石可以吃豆类吗
下一篇: 肾盂肾炎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