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报道
9月13日,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的平行论坛——中英医疗科创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BMJ集团协办,聚焦中英医疗科创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交流。
论坛期间,BMJ(《英国医学杂志》)集团正式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二十年引用报告》,这是全球首份针对中国医院医学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指南与卫生政策引用情况的专项分析报告。
报告覆盖2005至2024年二十年期间,首次从“研究转化为实际医疗实践”的维度,量化呈现中国医院研究对全球卫生政策制定、临床实践优化的具体贡献,进一步彰显中国医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与临床转化价值,也为中英乃至全球医疗科创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与方向指引。
突破传统评估
此次报告采用BMJ Impact Analytics提供的数据,追踪了2005-2024年间中国医院研究成果在全球41000余家机构、2000余个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中的引用情况,展示了具有最多被政策和指南引用的研究文章产出的十家中国医院,其总体被引次数、地域覆盖情况、重要施引机构,以及最高被引的研究文章。这是目前首个就中国医院的研究产出对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这些切实指导真实世界中临床实践改变的影响力的报告,突破了以研究文献引用、刊发期刊的影响因子、研究经费获取等为基础的既有的医学研究评价方式。此前,BMJ已发布中国的卒中研究、妇科领域专科研究的全球影响力报告,显示中国研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多次被国际指南采纳。
《英国医学杂志》主编Kamran Abassi在报告发布仪式上强调,美国在科学和创新领域曾一度是全球领导者,但目前他们正在对很多研究撤资,而中国正在成为新的领导者。BMJ已发布的中国单病种研究、专科领域研究以至医院整体研究国际影响力的系列报告,是这一转变的有力证明。这些报告显示中国的医学研究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切实为全球医疗卫生政策和诊疗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高价值的证据支持。
图:《英国医学杂志》主编Kamran Abassi
引领全球循证实践
报告重点关注了2005-2024年间被引用文章数量最多的十家医院。这些医院的研究人员所发表的文章中,总计有12601篇研究成果,被全球超过75个国家的卫生政策与临床指南引用,总被引次数达34675次。
这十家医院(按被引文章篇数排序)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引文章2189篇、总被引用5073次,研究最主要覆盖的领域包含肿瘤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和传染性疾病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被引文章数为1835篇,总被引次数达5752次,尤其在传染病学、内分泌学领域,研究成果多次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南采纳。
从施引机构来看,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标准署、德国医学科学专业学会联合工作组、加拿大药品管理局等国际顶级机构等的引用方反映出其对中国研究的关注和认可。
地域上,美国、英国、德国等医学传统强国的引用占比最高,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国家也有可观的引用情况,体现了中国医学研究影响力的国际化与普适性。
Kamran Abassi在解读报告时指出,衡量医学研究影响力是非常有挑战的,任何单一评价和信息资源都有其局限性。这份报告尝试总结在二十年的长期时间跨度下,中国医院研究对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的发展的影响的总体趋势,反映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影响,为当前主要关注研究数量、文章产出、文献引用等维度的研究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补充。
他进一步表示,报告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医学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提升,已在切实影响全球卫生政策和医学实践的发展。新冠疫情相关的病毒检测、重症救治、疫苗研发等领域的研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全球抗疫指南。另外,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医学研究基础设施、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正让中国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领导者。
对于这份报告,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作了解读和思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认为,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各类问题。从临床问题出发、开展研究后再回归临床,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路径,这一过程能有效促进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
这份跨越二十年的报告,其价值远不止于揭晓一份榜单,更在于为中国医疗科研乃至全球循证医学发展提供了多重启示。
对中国医院而言,它提供了可参考的评价标准,推动医院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纳入评价考量。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报告中的量化数据为优化科研投入结构、完善医学创新生态提供了循证依据。对国际社会而言,它打破了对中国科研规模和数量的刻板印象,展示了中国研究对全球医学带来的重要贡献。
正如Kamran Abassi在报告发布结尾所强调,这份报告不是对医院研究影响力的排名,而是对其整体发展及代表性机构的展示。二十年前,全球指南对中国研究的引用屈指可数;二十年后,中国医院的研究已为国际指南的制定提供重要证据。这种转变不仅是中国医学研究的进步,更将为全球医疗健康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
就未来BMJ在中国的重点工作,BMJ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孔雨烟表示:“中国是全球医疗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当前推动全球医疗创新的重要力量,既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卓越研究者的支撑,更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临床资源。除了继续关注中国的医学研究、重大医学问题的讨论,BMJ将同样注重参与、支持中国与英国、中国与国际社会就医疗科创进行的对话与协作。”
资料来源:《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二十年引用报告》
本文链接:展现高质量医学成果,BMJ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报告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950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