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案头,裴雪莲坐在桌前用画笔勾勒着山峦的形状。大学时在石家庄学院学习国画的她,近年重新拾起了画笔。并且,她现在对每一幅作品都更投入、更认真了。
贰 曾在茶室工作的裴雪莲跟紫砂壶有很深的渊源,她能凭着敏锐的触觉,分辨出紫砂壶的价值。也正是这种热爱,让她彻底爱上了紫砂工艺。
叁 现在,裴雪莲对做茶器这事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窗外的光线照进来,她把做好的小茶器举起,手指轻抚茶器纹路,又转着圈看器型圆不圆、口沿平不平。她习惯用画画时琢磨线条的思维,去打量茶器上的纹路,就像在看一幅能握在手里的画卷。
肆 “南方的环境更适合制作紫砂壶,北方太干,泥胚容易裂。”裴雪莲说,她每年都要往宜兴跑好几趟。“做紫砂壶虽然有难度,但我对它是真的热爱,不管是捏泥的手感、烧壶后的视觉效果,还是最后用新做的壶泡茶的感觉,都让我感觉很值得。”
伍 “紫砂有吸附性,能把茶香吸到壶的结构里,养几年的壶,倒清水再倒出来都有茶香。”裴雪莲笑着说,“在不同心情下,用同一个壶泡同一款茶,喝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茶让她走上了紫砂工艺之路,茶和壶对裴雪莲而言,就像她的搭档,缺一不可。
陆 裴雪莲说,素描会用铅笔、炭笔等单色工具,通过光影塑造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关系。这种专业训练让她建立了对“形态”的精准理解,后来画山水时能更好把握构图,做紫砂时也能精准控制器形。
柒 在创作交流活动中,裴雪莲会与同行探讨创作灵感。她说其中很多灵感来自《红楼梦》,现在画山水、做紫砂,会慢慢往《红楼梦》的文学角度靠拢,比如从书里的场景、器物找灵感,“毕竟《红楼梦》博大精深,每个小点都能衍生出很多创作思路。”
捌 裴雪莲认为,不同的性格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紫砂壶的偏好。“性格温婉的人大多喜欢圆润型的壶,而有个性的人会偏爱方形或者有张力的壶。随着岁月的浸润,人的喜好也会改变。反过来,从喜好也能看出人的性格,这是‘审美和性格的呼应’。”
玖 “对喜欢的事,我愿意投入全部精力。”她认为艺术需要沉淀,不管是学绘画还是传统手艺,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然后沉下心做,哪怕一开始觉得“迷茫”,慢慢也会找到像“黑夜行路见明灯”的感觉。
九个瞬间 一城烟火
世界辽阔,敏感的人总能温暖彼此。在不动声色的拍摄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河流一样奔涌进镜头,直击心灵。“9张”栏目,用图片记录身边事、身边人。
第81期
栏目主持:焦策
文字/摄影:陈明萱、王嘉钰
本文链接:纵览·9张|紫砂手艺人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149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