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曹秦雨 摄
11月20日下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教育厅专场。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介绍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并与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化平,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石岩,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彭继东,河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郭冬梅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开锋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开锋。曹秦雨 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开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化平先生,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石岩先生,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彭继东先生,河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郭冬梅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曹秦雨 摄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河北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以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统筹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已全面高质量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为教育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成效。
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将总书记在河北重大实践和视察河北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思政课资源,建设9个研修基地,打造一批精品课和优秀教学案例。强化实践育人,依托西柏坡、长城、塞罕坝等红色教育资源,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构建“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
五育并举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确保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里有梦,“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的数量明显减少。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和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定期开展学校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活动和“美育赋能 冀忆乡情”乡村艺术创作大赛,启动河北省首个学生“五一”劳动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全覆盖,新时代学校美育劳动教育成效不断凸显。
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实施“高校党建领航”“中小学校党建强基”“民办学校党建提升”三大工程,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累计创建197个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366个高校党建“双创”示范项目,教育系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第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机遇,积极深化与京津的教育协作,借助京津两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河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雄安新区现代教育体系加速构建。在京高校疏解工作进展顺利,首批疏解高校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疏解高校确定项目选址,第三批疏解高校正在有序启动。新区已高水平开办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4.9万个。
基础教育合作持续加强。京津314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496所学校合作办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属高校对口帮扶河北10所县域高中;每年组织250名河北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学习。
职业教育协作不断深化。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稳步推进三地高职院校开展跨省单独招生试点和“3+2”中高职联合培养,累计招生1.7万人。
高等教育协同取得实质进展。组织省属骨干高校广泛对接京津“双一流”高校,164项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周末专家河北行”活动,累计达5641场。
第三,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分别达到92.03%、98.23%、96.15%、60.9%,高出国家“十四五”末规划目标2.03、2.23、4.15、0.9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14%。连续4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1200所,增加学位109.4万个,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县中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越办越多。
高等教育实现提质增量。全省新增5所本科高校、7所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数量达到131所。创建11所高职国家优质校,数量居全国第五;11所高职院校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数量居全国第六。新增博士授权点16个、硕士授权点80个,高等教育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群众关心问题有效解决。从今年秋季学期起,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惠及56.3万在园幼儿。开展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属地招生”“公民同招”“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2021—2024年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454亿元、资助学生约1171万人次。“十四五”期间共计安排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88.38亿元,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1641万人次。
第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人才供给更加精准。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新增理工农医或急需紧缺相关本科专业点224个,其中90%面向我省主导产业,理工农医类本科以上在校生占比超过一半,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300万。
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新增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16所高校5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ESI前1‰,2名学科带头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培育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97家,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2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3个,现代产业学院52个,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科研创新再结硕果。全省高校建设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42个,高校牵头建设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等平台717个。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432项。全省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数5.7万项,合同金额达68.65亿元,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由4.5%提高到目前的14.56%。
第五,教育综合改革迸发新活力。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新获批15项教育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论”,打出系列“组合拳”,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有效扭转。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建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动高水平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探索实施“3+1+2”本硕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启动中小学在职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培养培训和学历层次稳步提升。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1个团队被认定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平台体系,每年遴选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千余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高水平实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制定好河北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更多教育力量。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积极建言献策,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谢谢!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开锋:
谢谢黄晟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河北日报:请问“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教育厅在推进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推进措施?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石岩。曹秦雨 摄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石岩:
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是全面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全省学龄人口规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基础教育学段、区域、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教育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搭建立体协同政策保障体系。省级出台了《关于适应学龄人口变化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若干措施》《关于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切实做好优化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闲置校舍资源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全省14个地市、167个县(市、区)按照“一市一策、一县一案”原则,制定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方案,配套了3年工作规划。
二是分区域调整优化学段教育资源。注重区域差异,针对偏远地区、平原、山区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精准分类施策,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城乡差异,城镇以扩充优质资源为重点,乡村以优化布局和改造提升为重点,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强化贯通使用,打通县域内小学和初中校舍共享途径,优先建设完全中学、九年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三是科学灵活配置教师资源。加大对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学科教师的配备和补充力度。推动建立教师跨学段、跨学科转岗机制,开展教师从业资格提升跨转培训和在职学历提升等系统化培养。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推动教师在区域、学校、学段间合理有序流动。强化乡村教师待遇保障,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健全乡村教师队伍。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学龄人口变化需要,进一步健全配套措施,动态调整规划方案,贯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强化教师资源统筹调剂,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振兴,以更加合理高效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服务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河北广播电视台: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河北省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有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化平。曹秦雨 摄
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化平: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我省正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既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队”,又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十四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年均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超58万人。下面,我具体介绍四方面情况。
一是筑牢体系,构建适配产业的职教格局。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职业本科为龙头,加快建设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631所、高等职业学校68所、职业本科院校4所,在校生173万余人,办学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河北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覆盖19个专业大类、91个专业类、875种专业,共计6558个专业点,覆盖了36个工业大类,有力服务了我省产业发展。
二是精准对接,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实施京津冀“双高”校“1+N”对接行动,我省13所国家“双高”校对接京津14所国家“双高”校,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服务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179个。跨区域合作平台不断拓宽,成立津雄职业教育发展联盟,与京津教委联合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不断加强,京津9所高职院校在我省开展跨省单招,我省8所中职学校与京津5所高职学校开展跨省“3+2”联合培养。
三是优化结构,实现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积极推动职业院校由自我发展的“小逻辑”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转变。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五年来共撤并低就业率专业点1265个,新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康养等急需紧缺专业点1166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其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的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四是办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班赛、校赛、市赛、省赛、国赛五级大赛体系。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再创历史最好成绩,共获得金奖33个,比2024年增长32%;银奖61个,增长22%;铜奖108个,增长29%。通过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总站:“十四五”期间,河北省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彭继东。曹秦雨 摄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彭继东:
谢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教育厅围绕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大力推进河北高等教育跨越式提升行动计划,聚焦“三大目标”,解决“九个问题”,实施“四大工程”,实行“八项举措”,加快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科研创新三大体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本科教育得到新提升。专业布局不断优化,五年新增本科专业点301个,现有本科专业点达到2685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占比45%。育人质量不断提升,30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0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所高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教育基地,2所高校入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17个、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7项,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研究生教育实现新突破。学位授权数量快速增长。5年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全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达到11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5个,博士点达到97个、硕士点579个。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期间,共培养出硕博研究生17.8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818人,硕士研究生16.9万人。学科建设成果显著,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顺利通过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期验收;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成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初评;河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燕山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两校工程学学科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三是科研创新取得新成效。面向国家、河北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实施有组织科研,协同创新。“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校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691项,同比增长86.7%;争取科研经费254.7亿元,同比增长56.5%;发表Nature、Cell、Science论文66篇;授权发明专利10965项,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14.56%,在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天眼FAST、C919大飞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等国家重大任务中贡献了河北高校创新力量。
四、中国教育报: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请问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河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郭冬梅。曹秦雨 摄
河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郭冬梅: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关注教师群体,“十四五”期间,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专门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全省教师的结构层次和能力素养实现了整体提升。
一是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我们常态化开展教育家精神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涵养,将其纳入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师培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引导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教育家精神激励下,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出新的风貌,24个集体和85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太行愚公”李保国、保定学院毕业生西部支教群体等先进典型持续涌现。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我们以承担教育部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省属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和中小学在职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3个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指导河北大学、燕山大学2所综合型大学开展教师教育,2025年首批4个专业招生200人,明年将继续扩大招生专业和规模。依托河北师范大学探索实施“3+1+2”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2025年录取600分以上公费师范生占比达72.7%,从源头上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师大。探索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培育工程,即将印发招生通知,欢迎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报名。深化“国培”“省培”计划改革,“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培训资金9.42亿元,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29.78万人。注重县镇和乡村优质教师资源补充,累计招聘特岗教师21297人,培养省属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4385人。
三是持续巩固提升教师地位待遇。加强教师待遇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省市县三级全面达标,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持续巩固。围绕文旅、交通、消费等领域出台惠师政策,推进公共服务“教师优先”。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加大教师荣誉表彰力度,每2年选树最美教师20名、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0个,每5年评选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150人,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教师待遇保障,筑牢教育强国根基。谢谢。
五、人民网:“十四五”期间,在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曹秦雨 摄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
谢谢您的提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分类指导、靶向发力,精心组织实施高校党建领航、中小学党建强基和民办学校党建提升“三大工程”,着力构建全链条、全覆盖党建工作新格局,启动党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1+4”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基本培训,省级以上累计完成培训5.45万人次。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推动党建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分类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党建标准体系、责任体系和评价机制。实施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政工作质量提升计划,着力培育教书育人“大先生”。开展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加强民办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三是深化创先争优,促进党建和事业深度融合。深化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累计培育创建省级及以上高校党建“双创”示范项目366个、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197个,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积极打造48个国家级团队和70个省级团队。遴选260个高校师生党支部,与农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动高校人才教育等资源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良性互动,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开锋:
谢谢黄晟先生,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与省教育厅宣传中心联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本文链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教育厅专场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322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