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第三届“语料库与数字人文暑期学院”在广东珠海正式启动。来自海内外语言学和数字人文领域的顶尖专家、青年学者,以及来自100多所院校的200名学员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探索人文与智能交汇点、解码未来认知可能的学术盛宴。
记者获悉,本期暑期学院聚焦计算语言学与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议题,围绕“基于语料库的人文大数据构建”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实践”两大主题展开。来自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等14所高校的16位学者将通过“前沿讲座+讲习班实训”的双轨模式,分享领域最新成果,并指导学员掌握人文数据的结构化方法,大语言模型应用等关键技术,助力学员构建跨学科研究思维,共同探索人文研究的新路径。
开幕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本期暑期学院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联合澳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汇聚众多学者,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受到海内外青年学者与学子的热烈响应。报名开放后,迅速收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291所高校的980份申请(涵盖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最终录取线上线下学员200名。
“语料库构建是人文研究的基石之一,大语言模型应用是探索语言本质的全新路径——而这正是本次暑期学院的双重使命。”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行政)毛亚庆在开幕式上指出,这次三校联合举办暑期学院,不仅是学术的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开拓。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表示,过去受限于技术条件,语料收集、整理、分析耗时费力,研究范围受限。如今,大数据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实现海量语料的高效获取与数据库构建,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而三校联合举办暑期学院,正是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共同深入推进语料库与数字人文建设的重要举措。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强调,面对现代技术,学者应积极主动拥抱挑战,把握新技术为传统研究创造的机遇。本期暑期学院学员们报名踊跃,大家对前沿领域的热忱之心,令本次学术交流价值倍增。期待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启动现场。
在“强强联手”搭建的平台上,一系列与数字人文相关的提问涌现:语言大模型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各种意义吗?它是在鹦鹉学舌,还是真正懂得人类?语言大模型又能走得多远?
对此,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袁毓林指出,语言大模型时代计算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不外是主动融入人工智能的研究潮流,积极参与攻克语言大模型中跟语言相关的技术难题,努力地与语言大模型技术同步发展,谦逊地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同命运。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前沿学术成果发布环节。据悉,语料库与数字人文暑期学院正持续推动着研究者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碰撞思维,探寻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文研究的新拓展方向。
本文链接:第三届“语料库与数字人文暑期学院”正式启动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409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狮子洋大桥东主塔完成T32钢壳节段吊装
下一篇: 胸部肿瘤诊疗基层能力提升训练营在湘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