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第十届(2025)科学数据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本次大会以“科学数据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科学数据在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驱动科研范式变革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军等4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第十届(2025)科学数据大会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科学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底座,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副书记、厅长阿布力米提·伊力致辞称,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与智能应用,已成为破解资源约束、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公平发展的全球共识。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正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科学数据已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资源。对此,他提出三大战略建议:一是建立科学数据体系,赋能新疆生态安全、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二是深化科学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加速资源勘探、农业育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三是强化数据开放共享与人才协作,推动新疆成为国际科技合作高地。
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副处长于汉超致辞表示,科学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燃料”,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科学数据工作,设立相关部门并将科学数据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数据体系化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跨领域融合;二是服务可持续发展,共享优质数据,打造国家基础模型底座;三是推动全球化,联合国内外建设开源数据库,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科学数据中心。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榜单》发布仪式。数据论文作为新的一种数据共享模式,聚焦科学数据的描述与共享,不仅为科学数据确权,而且通过同行评议保障了科学数据质量,彰显了科研新范式中科学数据的重要价值。本次评选采用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国内期国际期刊两个数据集合为对象,从地球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其他学科6个学科领域,评选形成“2025年榜”、“新星榜”两大榜单。最终共110篇数据论文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榜单》。
据悉,本次会议由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中国信息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承办,围绕“开放科学与数据开放”“科学数据要素化”“科学数据与智能科学”“科学数据软件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共设置12场分会。
本文链接:第十届(2025)科学数据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410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2025罕见病家庭“融合陪伴之旅”启幕
下一篇: 深圳理工大学联合共建未来太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