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以“数智治理”为主题的2025年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和绿色治理(ESG)指数(CGGINK)。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样本为5368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304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35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581家,北交所262家,金融机构121家。
治理评价结果显示,2025年度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94,与上年度的64.87相比,增幅仅为0.07,提升幅度趋缓。在构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六大维度中,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与利益相关者治理维度有所上升,监事会治理、信息披露以及经理层治理维度有所下降。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课题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责的衔接机制,防范监督“空窗期”治理风险;发挥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优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体系;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治理活动,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制度,开展针对性治理评价;倡导分类治理理念,适时实施分类,建立基于行业特色的差异化治理指引;构建以治理为导向的市值管理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溢价;拓展投资者诉讼,激活市场监督力量,充分保护股东权益;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充分发挥其“积极股东”作用。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的评价样本为2469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68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9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34家,北交所37家,金融机构114家。评价结果显示,2025年我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平均值为59.10,较2024年的58.04提高了1.06,增长速度加快,但整体来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水平,课题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有序推进绿色治理(ESG)信息强制披露,形成中国特色绿色治理(ESG)标准体系;强化绿色治理(ESG)顶层设计,推动绿色治理(ESG)架构与机制升级;推动金融机构绿色治理(ESG)转型,以绿色治理提升绿色金融;推动民营企业绿色治理(ESG)水平提升,构建分类分级指导体系;推进第三方机构参与绿色治理,降低绿色治理(ESG)评级被低估的风险;丰富绿色治理(ESG)股价指数体系,推动绿色治理(ESG)与市值管理深度融合。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从2003年起发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该指数是国内最早、时间跨度最长的公司治理指数,被誉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已连续发布23年,共评价样本62724家次。从2018年起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CGGINK),也已连续发布八年,共评价样本11379家次。
本文链接:2025南开公司治理指数和绿色治理指数发布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570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迎新现场,南开学子重现“爱国三问”
下一篇: 《地球大数据科学论丛》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