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眼镜重磅产品Rayban Meta眼镜一样,小米AI眼镜一经问世,便取得了令人欣羡的成绩。根据小米官方账号的设备激活数据显示,短短六天,小米AI眼镜的实际用户激活数量已突破三万台,部分颜色的眼镜甚至已经缺货。
去年,Rayban Meta眼镜凭借三个季度破百万台的销量,给行业打了个样儿。去年下半年半年,玩家扎堆入局,据VR陀螺不完全统计,已公开入局 AI 眼镜的厂商高达 36 家(含海外),产品数量预计超过 50+。
今年下半年,玩家们都将陆续发布自己的AI眼镜,仅在5月,全球市场在单月内发布的新品就超过十款,在社交平台上,AI眼镜的体验视频层出不穷。
智能手机诞生15年至今,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寻找下一个交互入口。 小米创始人雷军将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在智能手机的时代,小米的入局一下子让智能手机从小范围的极客产品,迅速普及为人人拥有的电子设备。
行业希望小米继续复制奇迹,但现实可能没有那么美好。
集体出货,小米炸场
在小米6月26日举办的发布会上,即便雷军只短短介绍了7分钟,但AI眼镜依然是除去小米YU7汽车之外,所有人最关注的单品。
Tech星球曾于上周五下午探访小米之家门店,店内销售表示,AI眼镜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新品,大部分消费者基本上试戴完后就会下单,部分颜色已经断货。Tech星球想体验一下,发现由于体验的人太多了,当天营业7个小时过后,其电量已经告急,微弱的电量已经不支持语言控制,唤醒拍照功能。
不止小米,考虑到AI眼镜的研发周期(从立项到上市量产通常需要9个月到1年),去年下半年扎堆涌入的科技企业/创业公司们,今年下半年正是行业集体出货的关键节点。
国产品牌中,小米AI眼镜没有问世之前,销量王者属于雷鸟V3。这是雷鸟创新研发的产品,雷鸟创新是由TCL孵化的新锐品牌,雷鸟V3于今年1月上市,比其他竞品提前半年,它享受到了早期红利——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的数据,雷鸟创新在今年一季度中国AR眼镜和AI拍摄眼镜线上市场份额高达50%。
具体到销量上,雷鸟官方并没有公布。不过根据自媒体投研大叔报道,雷鸟V3在一季度销量约15000台,二季度叠加一些因素销量有保证,全年预计销量8-10万台。
比雷鸟V3更早问世的是闪极。但闪极在去年11月就因为供应链问题而延迟发货。此后更是多次延迟发货时间,而发出的产品也因为产品质量不符合预期遭到退货,今年3月,据《电厂》报道,闪极的实际发货量只有1000台。无论从体验和销量上,闪极都没有吃到早期红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手是Rokid Glass。Tech星球了解到,目前,Rokid已经开始给早期抢购到F码的用户发货。Rokid许诺F码用户可以享受到免费充电眼镜盒子,收到眼镜后在社交媒体发测评还会有299元礼包等,据Tech星球了解,共有4000个F码,目前还并未发货完毕。官方客服在微信群内此前承诺本月15号发完,但现在改到了本月月底。
不同于小米和雷鸟,Rokid还搭载了部分AR功能,其创始人祝铭明在今年3月浙江杭州余杭区举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演示——AI+AR眼镜Rokid Glasses作为演讲提词器而爆红。作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 AI+AR 眼镜,该产品拥有25万台全球预售订单。
伴随着产品的陆续发布,AI眼镜的竞争已经从口嗨进入到了拼产品实力的阶段。
2000元买一个拍照搭子
目前已经上市的AI眼镜中,都搭载了自研/第三方大模型,具备拍照识别、翻译、导游、会议记录等功能,但这些都是低频场景,大模型能带来的飞跃式体验着实有限。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功能只有拍照/录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能看到不少消费者购买后发布的第一个帖子便是:某某AI眼镜拍摄的照片/视频。
在国内,目前来看具备拍照类功能的AI眼镜,其销量也远远超过了单纯的音频类产品。以京东为例,AI类眼镜销量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小米和雷鸟V3,他们都主打拍摄类。而主打音频类产品的界环AI智能眼镜智能排在第五。
但在实际体验中,想要实现良好的拍照体验,首先要确保眼镜能顺利连接蓝牙。Tech星球曾于北京通州博士眼镜店内体验过雷鸟V3,彼时眼镜有18%的电量,仅蓝牙连接就花费了10多分钟。
不止雷鸟V3,目前几乎所有拍摄类的AI眼镜都存在体验不佳的问题。比如,就佩戴舒适度而言,Tech星球体验后发现,小米AI眼镜就不如雷鸟V3,前者虽然声称专门为亚洲人打造,但实际佩戴过程中,总是下滑。
造成下滑的原因,一是因为鼻梁不够高,眼镜设计不够贴合亚洲人,比如鼻托设计上;二是重量,小米AI眼镜重量为40g,雷鸟V3 的重量为39g,相差不大。但是一般来说,轻型眼镜的重量通常在15克左右,而普通眼镜的重量通常在20-30克之间。
这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AI眼镜都存在佩戴体验不佳的问题。而一旦配备了近视镜片,眼镜的重量还要增加15g左右,这会极大增加佩戴负担。
一位AI眼镜行业人士告诉Tech星球,AI眼镜中,音频类产品比拍照类产品门槛要高,目前拍照眼镜最难调的就是影像。这也是闪极AI眼镜被大规模退货的原因,也是目前行业的通病。在小红书上,就有多位消费者吐槽AI拍摄类眼镜的照片/视频效果、传输问题。
一位购买了小米AI眼镜的用户称,目前眼镜拍照非常吃光线,如果光线好画质就还行,但只有稍微一暗,画质就惨不忍睹,而且抖动模糊厉害。一位Rokid Glass F码用户也表示,相机失真,行驶中抓拍镜头抖动感强。雷鸟V3 也存在因为光线暗而拍照画质大打折扣的问题。多位用户表示,AI眼镜的实际拍摄效果完全无法和价位相差不大的运动相机媲美。
最后,续航也是行业通病。小米AI眼镜官方续航为8小时,雷鸟V3是7小时,但在实际体验中,有消费者表示雷鸟V3如果一直拍摄,其续航时间只有半小时。小米AI眼镜视频录制官方要求一次只有10分钟,有消费者表示最多只能录制40分钟。
不过,单就视频录制时长要求来看,小米还是更胜一筹,业内最火的AI眼镜Ray-Ban Meta,每次录视频只能录3分钟。
这些都造成了AI眼镜退货率居高不下。据行业媒体VR Vision统计,在抖音平台,行业平均退货水平40%-50%,即便是小米也未能幸免,其抖音平台退货率大概达到40%。
还未跨过生死线
在今年年初的员工大会上,扎克伯格表示RayBan Meta将在今年推出第三代产品,其第二代产品销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台。硬件行业一直将“200万台出货量”作为AI硬件的生死线,这意味着RayBan Meta已经成功上桌,且是行业内首款销量突破200万台的智能眼镜硬件。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而RayBan Meta就贡献了224万台,占比95.7%。
Rayban Meta破圈的关键,一是成本下降,让普通用户可以买得起;二是有了拍照功能,并且支持实时直播发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而成功破圈。这其中,拍照实力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打通了社媒生态。换句话好,AI眼镜不仅是产品能力的竞争,更是背后生态系统的竞争。
但在国内,目前尚未有这样的选手。Rokid Glass有支付功能,但目前不少用户担心隐私泄露。如果使用拍照功能,大部分时候需要把照片上传到手机上,然后在相册中选择相应的照片,才能上传到社交媒体,并不如RayBan Meta便利。
一位AI行业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AI眼镜硬件门槛不高,摄像头等都是成熟的模块,比如同样的索尼IMX681传感器。这就造成了,目前的AI眼镜产品高度同质化。另一方面,由于着急抢占市场,大部分AI眼镜的使用上都谈不上特别流畅,如果销量想上一个台阶,或者降低退货率,都需要更长的内部产品调试周期。
不过,任何产品在爆发之前都将经历铺天盖地的质疑。初代iPhone问世时,曾被时任微软CEO鲍尔默:“iPhone分得2%-3%的市场份额就不错了,大部分手机仍将搭载微软系统。”后来,iPhone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
从销量来看,国内AI眼镜选手依然没过生死线。根据XR Vision报道,小米AI眼镜在3天卖了5万台,在15天卖了8万台,这一数据超过小米预期,目前小米AI眼镜的目标销量是50万台。
Rokid副总裁、生态负责人蔡国祥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 预估到今年底,国内AI眼镜的整体出货量有望超过50万台,而Rokid产能在20万台左右,主要受限于芯片。蔡国祥预估,明年Rokid的出货量目标是100万台。
喵司创始人前魅蓝科技总裁李楠表示,小米AI眼镜如果三天五万台的话,并不算是一个引爆品类的销售速度,头部厂商教育市场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链接:2000元买个拍照搭子,退货率40%,AI眼镜想火不容易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4952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费比超50%?电商苦达播久矣
下一篇: 外卖攻防战,一场事先张扬的烧钱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