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近年来,我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下移、投资环境的不确定增大,分红险凭借“保证利益+浮动红利”的模式成为居民财富配置新选择。
例如,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寿分红险在个险新单中的占比已提升至四成左右。
也需注意的是,保险公司的分红水平受宏观经济、险企投资能力、经营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历史演示收益与实际结算可能存在差距,且一般需要10年以上长期持有,才能充分发挥分红险的优势。
那么,在分红险热度攀升的当下,消费者如何看清“确定保障”与“不确定收益”的边界?如何避免“盲目跟风”?
近日,平安人寿产品设计部产品策略及研发团队总经理杨旸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详解“火出圈”的分红险。
21世纪:当前,为什么分红险越来越火?和传统险等产品比,分红险的优势在哪里?
杨旸:近年来,十年期国债利率走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相对于传统险,分红险在保证利益基础上,又有机会享有分红、获得浮动利益,有长期增值潜力,能够较好地平衡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长期性,广受市场青睐。
21世纪:分红险的“保证”部分是什么?“分红”从哪来?“分红部分”的来源和计算逻辑又是什么?
杨旸:分红险的“保证”部分与传统险类似,依托生存金、身故金等产品责任功能设计,去匹配不同客群对家庭资产管理、养老或传承的中长期规划。
分红险与传统险最大的差异,就是分红。那么分红从哪里来呢?它来自于险企分红业务的“实际经营盈余”,三个“盈余来源”分别是“利差”“死差”和“费差”,也就是保险公司在投资收益、保险赔付支出和费用支出三方面,所产生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定价假设之间的差额。
21世纪:比如消费者买一份分红险,每年能拿到的分红是不是固定的,会受哪些因素影响?也有消费者担心买了分红险后“分红演示”与实际分红差距过大或险企“不兑现分红”?
杨旸:虽然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会受到宏观环境、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经营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中有明确的要求,保险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也就是说,有红利则必分,这一点大家无需担心。
分红产品的演示利益是产品未来收益的预期假设,实际分红才是真正拿到手的利益,所以大家不能只看演示的高低来判断产品好坏。平安人寿始终秉持审慎原则进行分红演示,真诚待客。
另外,公司每年也会定期向分红保单持有人提供红利通知书,并在公司官网上披露各产品的红利实现率,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保单的分红情况,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21世纪: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在推分红险产品,今年上半年平安分红险产品占比已达四成左右,平安的分红险有哪些优势?
杨旸:平安人寿的产品价值,我们概括为三好——好产品、好账户、好服务。
首先是好产品:以我们新上市的御享金越系列分红险为例,提供增额寿和年金两款产品。客户在享有保证利益的同时,还有机会获得“分红惊喜”。客户可以结合子女教育、财富配置、品质晚年等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再是好账户:这里的好账户指的是我们优质的分红账户。平安人寿依托专业的投资团队,实现核心策略与核心资产双赋能,孵化像“稳赢宝”“稳利宝”这类的优质分红账户。我们将持续发挥独创的“三仓”(即“战术仓、情景仓、战略仓”)配置优势,秉承长期主义,科学选择投资标的,来为客户创造财富惊喜。
最后是好服务:我们的好产品,更有优质服务相伴。达到一定条件,可享高品质康养、居家养老、御享国医、臻享家医等权益,给客户更暖心的体验。
21世纪:部分消费者存在“盲目跟风买分红险”的情况,消费者买分红险前需要先做好哪些“自我评估”?
杨旸:大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分红险。
一是定需求,先确认自己是否能接受红利浮动、是否为中长期需求,因为一般10年以上周期能更好地发挥分红险优势;
二是选公司,优先看险企的经营情况、投资实力、历史分红表现、公司稳定性和品牌信誉,别被高演示收益误导。
三是选产品,也需要关注产品的特色责任、特色服务等能不能很好地适配个人及家庭的需求。
本文链接:“稳赚又安全”?火出圈的分红险适合你吗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845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全球央行“换仓”:黄金归位,美元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