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上半年GDP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维持较高增速。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随着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实施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具体来看,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量质齐升”,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分别达到35.5%和16.4%,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另外,上半年工业大省“挑大梁”的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并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谢少锋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深入落实稳就业稳经济、“两重”“两新”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工业经济基础强、韧性强、创新活跃的优势,实现平稳运行。与此同时,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外部不确定性需加强应对、产业结构性矛盾需妥善化解。下一步,将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支持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提高运行质效、应对外部风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基础。
二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开展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夯实绿色化发展基础。
三是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四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工作力度,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强化标准的作用,支撑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产能监测预警,推动行业自律,优化发展生态。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和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陶青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1-5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上半年,多数重点监测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铁路客货车辆、包装专用设备、充电桩等产品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上半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陶青还表示,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工业平均增加值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十种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4031.9万吨,同比增长2.9%;1—5月,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9%、16.9%。下一步,将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下功夫。在稳增长方面,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资源高效利用强保障,以精深加工材料提质优供给,以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扩需求,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本文链接:工信部: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http://www.sushuapos.com/show-4-1953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