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在稻麦轮作模式碳氮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牵头完成的“稻麦轮作周年碳氮平衡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国内外院士专家评审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依托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稻麦轮作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43年的国家洪山试验观测站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探明了碳氮配合调节土壤微生物代谢,协同提升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机理。
据悉,秸秆还田配合施肥,调节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增强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胞外酶活性,增强了土壤养分活性,提高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升了作物产量。该技术成果在湖北省稻麦轮作区取得良好效益,年均固碳减排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增产稻麦55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作出了贡献。
记者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在稻麦轮作模式碳氮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牵头完成的“稻麦轮作周年碳氮平衡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国内外院士专家评审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依托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稻麦轮作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43年的国家洪山试验观测站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探明了碳氮配合调节土壤微生物代谢,协同提升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机理。
据悉,秸秆还田配合施肥,调节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增强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胞外酶活性,增强了土壤养分活性,提高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升了作物产量。该技术成果在湖北省稻麦轮作区取得良好效益,年均固碳减排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增产稻麦55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作出了贡献。
本文链接: 湖北稻麦轮作相关技术取得新进展 年均固碳减排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http://www.sushuapos.com/show-5-1606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河北出台15条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