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选择合适鞋袜、定期检查足部。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严重时可引发感染甚至截肢。
1、控制血糖
维持血糖稳定是预防糖尿病足恶化的核心措施。
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饮食上应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神经和血管损伤,增加足部溃疡风险。
2、足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水温不超过37℃,避免烫伤。
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间水分残留。可使用中性肥皂清洁,但不宜长时间浸泡。清洁后涂抹尿素软膏等保湿剂防止皮肤皲裂,但避免涂抹于趾缝。足部潮湿或卫生不良易滋生真菌感染,加重病情。
3、预防外伤
避免赤脚行走,防止异物刺伤或摩擦。
修剪趾甲时应平剪,不可过短或剪伤甲沟。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直接接触足部,因感觉减退易导致烫伤。发现足部红肿、破溃需立即就医,轻微外伤也可能快速进展为严重感染。日常活动需谨慎,降低碰撞风险。
4、选择鞋袜
穿着透气棉质袜子,每日更换保持干燥。
选择圆头、软底、宽松的鞋子,避免挤压足部。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逐步适应。鞋内应平整无杂物,穿前检查防止异物损伤。特殊定制鞋垫可分散足底压力,减少溃疡发生概率。禁止穿高跟鞋或尖头鞋。
5、定期检查
每日自行检查足底、趾缝是否有伤口、水疱或颜色改变。
每1-3个月由专业医生进行足部感觉、血液循环评估。通过10克尼龙丝测试检查保护性感觉是否缺失。早期发现病变可及时干预,避免截肢等严重后果。合并视力障碍者需家属协助检查。
糖尿病足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以改善血液循环。适度运动如散步可促进下肢血流,但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出现足部温度异常、疼痛或形态改变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伤口。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足部护理,共同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本文链接:糖尿病足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217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1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几种
下一篇: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