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过血糖检测、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主要依据有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
1、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核心方法,需禁食8小时后采血。若结果≥7.0mmol/L且重复检测确认,可诊断为糖尿病。随机血糖≥11.1mmol/L伴随典型症状时也具有诊断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6.5%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疑似病例的进一步筛查。
2、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引发多尿,继而引起口渴多饮。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时,会分解脂肪蛋白质导致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或伤口愈合缓慢等非特异性表现。
3、高危因素:
超重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等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年龄超过40岁、缺乏运动、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定期筛查。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能诱发血糖升高。这类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每年检测血糖指标。
4、并发症提示:
未确诊糖尿病但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或肾功能异常时,需警惕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器官损害。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牙周疾病难愈或手足麻木刺痛感都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信号。此类情况应立即进行糖代谢相关检查。
5、筛查流程:
普通人群建议40岁起每3年筛查1次空腹血糖。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测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妊娠24-28周需常规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异常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胰岛功能评估,明确分型后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适量选择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确诊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并按时复查眼底、肾功能等指标。
本文链接: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217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1型糖尿病的饮食宜忌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