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细菌性胃肠炎通常由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有关。腹痛发作时可采取蜷缩体位缓解,避免按压腹部。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板状腹等急腹症表现,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2、腹泻
腹泻多为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每日可达10-20次,严重者可导致肛周皮肤破损。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可帮助改善症状。
3、发热
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与细菌内毒素激活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可采用物理降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寒战需考虑败血症可能,应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
4、恶心呕吐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样呕吐。频繁呕吐时应暂时禁食,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电解质溶液。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可缓解症状。
5、脱水
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婴幼儿可出现前囟凹陷。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脱水纠正后仍应继续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变化。
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应选择低脂少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每次便后需用温水清洗会阴。治疗期间若出现意识改变、持续高热、血便等情况,应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本文链接:细菌性肠胃炎症状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356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白化病人头发颜色
下一篇: 眦部睑缘炎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