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抑酸护胃、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黏膜等方式治疗。消化道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起。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不适感。胃溃疡疼痛常发生于餐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多见于空腹时,进食后可缓解。疼痛具有周期性,春秋季节易发作,可能与季节变化导致胃酸分泌调节紊乱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反酸嗳气
反酸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嗳气则是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这两种症状与溃疡导致的胃动力障碍、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相关。长期反酸可能引发食管炎,需通过莫沙必利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调节胃肠动力并抑制胃酸。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饱餐、饭后立即平卧等行为。
3.恶心呕吐
溃疡活动期可能刺激胃黏膜神经,引发恶心呕吐反应。若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提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轻度恶心可尝试少量多次进食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严重时需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呕吐后建议用复方氯化钠溶液漱口以保护口腔黏膜。
4.幽门螺杆菌感染
约70%胃溃疡和90%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该细菌通过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破坏胃黏膜屏障。确诊需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根治方案常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疗程通常为10-14天。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必须用药者应配合米索前列醇片等黏膜保护剂,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将非甾体抗炎药与降压药同服,以免增加胃肠黏膜损伤风险。
消化道溃疡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限制浓茶、咖啡、辛辣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建议选择蒸煮等温和烹饪方式,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食物。若出现黑便、呕血、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并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
本文链接:消化道溃疡的症状和治疗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841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如何更好地保护人体内脏
下一篇: 引起腹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