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7月8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主题为“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成果等。其中,如何实现高效、便捷的“丝滑通关”体验, 成为发布会上广受瞩目的焦点议题。
对此,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在现场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这一大型跨境赛事为具体案例, 生动诠释了粤港澳三地在赛事组织、口岸协作方面的高效协同与无感体验, 充分展现了三地联通的“丝滑”境界。
具体来看,“硬联通”实现半天跨三地。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横琴后,回到珠海香洲区,全长230公里。在这个半天跨三地的赛程中,选手车轮走过的每一寸路面,都记载着三地协同发展的印记。
在优化路线、口岸通关、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让运动员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大湾区”。参赛侧与办赛侧的高效协同印证着三地联通的齐心协力,观赛侧的“无感通关”则为观众提供了舒适妥帖的观赛体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志华估算,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过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港澳来内地参赛和内地赴港澳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可以说是“双向奔赴、共襄盛事”。
张志华强调,通关就是一把“金钥匙”,打开本届赛会两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口岸就是赛道”,跨境赛无感通关。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丝滑而过,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奔跑时,不用停下来刷通行证,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第二个亮点,“通关连接民心”,传递东道主热情。对于参赛代表团,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以“团进团出”“即到即走”。对于持票观众,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小海豚志愿者会做好引导服务,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的便利和热情。
张志华透露,十五运也推动了粤港澳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背景下,“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已经列入了国家级课题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在组委会层面,十五运正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征集。
广州体育学院数字体育教研室主任魏冉在现场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本次课题研究降低了门槛,邀请全社会群策群力,如符合标准,将推荐优秀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如有意向,需在8月1日前向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指定邮箱(szwhllb@gd.gov.cn)递交申请材料。
本文链接:半天跨三地!十五运跨境赛事开启粤港澳“无感通关”新体验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588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