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今年以来,东莞企业IPO受理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沪深北交易所获受理的IPO东莞企业数量达到11家,其中在审企业为8家。仅6月获受理IPO达5家,占比近五成。港股方面,今年东阳光药二次递表港交所,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东莞资本市场日趋多元化。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北交所成为今年东莞企业密集上市的主阵地。今年以来,汇兴智造、华汇智能、东实环境、邦泽创科、腾信精密、天健新材和高义包装等7家东莞企业先后冲击北交所IPO,占比超六成。除汇兴智造在今年2月终止IPO外,6家企业均已进入审核流程,审核重点聚焦企业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
有投行人士认为,今年监管部门频频发声,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IPO市场逐步回暖,为东莞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提供更为有力机遇。从过往多年情况来看,IPO受理数量在6月份大增是一大常态,因IPO财务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所以6月为IPO传统申报高峰。当下北交所上市热情高涨,IPO后备力量充足,市值效应和流动性较好,在此背景下,不少东莞拟上市企业将北交所视为目标上市板块,未来随着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朋友圈将持续扩容。
北交所板块成今年主力军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数量多少既是地方经济实力的硬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交易所合计受理了177宗IPO,其中,有115家企业IPO拟冲击北交所,占比超六成。而从IPO受理企业所在城市来看,在今年6月IPO受理潮中,东莞在北交所IPO受理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四。
业内人士分析,6月受理量激增是政策周期与市场规律共振的结果。此前北交所沉淀项目较多,叠加原有从主板及科创板、创业板撤材料企业上半年转向北交所市场,致使北交所申报受理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近年来,“东莞板块”在资本市场之所以亮点频频,这与其背后雄厚的企业后备力量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中小企业重要聚集地,截至2024年末,东莞已培育形成184万户市场主体、22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上市企业、3家营收千亿级企业等组成的优质企业梯队。
同时,近年东莞持续实施企业上市“鲲鹏计划”,赋能科创制造强市建设,助力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东莞板块”逐渐由大向强。
从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后备上市企业扩至347家。数据显示,东莞A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总数量、总市值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72.2%和41.9%。在目前东莞上市企业群体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上半年获受理的东莞6家北交所IPO申报企业中,制造业的申报数量靠前。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细分领域行业的占比较高。一方面凸显出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除了境内IPO业务有所回暖,港股业务今年来持续火爆,像天域半导体、东阳光药等纷纷赴港股上市,东莞资本市场多元化趋势更盛。
6月1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东阳光药再次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闯关,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与常规IPO不同,“介绍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融资。根据上市申请,东阳光药此举的核心目标在于整合两大医药资产。东阳光药通过与控股股东东阳光换股,将港股上市平台东阳光长江药业私有化,并纳入并表体系;同时,通过整合集团原A股、港股分拆的医药资源,形成聚焦感染、慢病及肿瘤治疗的单一港股主体。
近期也有创投机构高管对记者称,当下北交所、港股上市热情高涨,IPO后备力量充足,随着各个细分赛道的东莞优质企业加速上市步伐,未来东莞将有越来越多“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借力资本市场,参与到全球竞争当中。
通关密码:关注企业创新指标
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阵地,4年前,北交所的设立并开市,进一步拓宽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上市路径,为处于“更早、更小、更新”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通道。
2024年,北交所进一步明确IPO“创新性”指标,对是否符合板块定位严格把关。其中,创新性量化指标包括:研发强度较高,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3%以上,或者研发投入金额较大,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等。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近期IPO申请获受理的企业以及成功过会的企业均注重创新投入和研发。
在北交所板块,汉维科技、力王股份等两家东莞企业已在该板块成功上市。这两家企业多年来专注深耕主业,已经成为某一细分市场或领域的“领头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维科技在2022年12月成为东莞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成为我国环保硬脂酸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今年以来,汇兴智造、华汇智能、东实环境、邦泽创科、腾信精密、天健新材和高义包装等7家东莞企业先后冲击北交所IPO,除汇兴智造外,其余6家企业均已进入审核流程。
本轮冲刺北交所IPO的东莞企业均在细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是东莞“小而美”代表性企业,与北交所定位契合。
比如,天健新材专业从事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子公司东莞市奥能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该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3C电子、智能家居、充电桩/枪及储能等多个下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拓展至半导体市场等中高端领域业务,客户包括比亚迪、小米和欣旺达等;邦泽创科聚焦创新型办公电器和家用电器产品,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客户包括亚马逊、沃尔玛等。
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尽管北交所上市门槛、审核尺度未发生变化,但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竞争优势等正成为北交所IPO企业的“必答题”,也是北交所问询重点。
如在华汇智能首轮问询函中,被问及核心技术来源与竞争优势,生产经营合规性等问题,要求该公司说明制浆机产品毛利率较低的情况是否会持续。东实环境在首轮问询函中,被问及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拓展空间,并被要求补充说明该公司创新特征。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IPO市场进入新一轮政策周期,下半年将延续量稳质升趋势,企业应把握机遇,助力优质拟上市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
本文链接:东莞企业IPO迎受理潮,北交所成“集结地”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604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审慎的新订单:中美海运价格“跳水”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