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是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离秋季开学只有一个月时间了,财政部、教育部在保障政策落实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中央财政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在吹风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实质上,是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转换为政府来承担,是对家庭教育支出做“减法”,同时也是对国家和政府责任做“加法”。要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生福利,真正做到免到位、补精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精耕细作。确实,现在距离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很紧。财政部将继续与教育部密切协作、通力配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确保免费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尽快下达中央补助资金。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二是指导地方抓紧制定细化工作措施。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区此前已经实施了学前教育资助的,也要做好政策衔接。
三是督导地方落实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相关资金,落实省域内幼儿园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确保不因为实施免费而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四是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各地加强日常监管,强化监督检查和信息公开,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动态监测评估,同时推动建立长效的监督体系,按规定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各地8月底前完成准备工作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说,教育部在推动政策落实方面的有关考虑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部署落实。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后,尽快部署实施,倒排工期推进政策落地。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对幼儿园园长及资助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夯实数据基础。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在园儿童学籍信息管理,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数据的对接共享与交叉稽核,做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为政策实施和资金拨付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全国幼儿园数量多、分布广。教育部、财政部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评估实施效果,指导各地不断优化政策举措,真正把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本文链接:两部委答21:8月底前完成免费学前教育准备工作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785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