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这是CR450动车组样车近日在试验期间跑出的最新纪录。自去年底样车下线后,CR450动车组已经过多轮测试,成功达到时速450公里且各项指标合格。CR450动车组目前正在沪渝蓉高铁开展运用考核,需按要求跑够60万公里,以考察动车组整车及各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据《人民日报》10月22日报道)
风驰电掣,疾奔如雷。CR450一旦投入商业运营,它将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这体现的不仅是速度的攀升、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奔腾向前的强劲脉搏。
飞驰的中国速度,背后是硬核的中国创新。研发团队历经多年攻关,在牵引系统、减阻降噪、制动控制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CR450动车组采用的永磁牵引系统比CR400动车组效率提升4%,动力更强。同时,相较CR400动车组,CR450动车组整车阻力减小22%。列车每一次“贴地飞行”,都是无数项技术突破的协同发力,是国家创新体系持续赋能的成果。
CR450的突破,也是中国高端制造升级的缩影。CR450研发过程中形成的多项重要标准、专利,不仅覆盖了动车组本身,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使一个以高铁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发展。这种“以点带面”的拉动效应,让我们在高端装备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从“买进来”到“走出去”,从“复兴号”时速350公里的常态化运营到正在开展运用考核的CR450,高铁的突飞猛进,也给其他领域的创新发展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高铁飞速发展,激活的是区域发展潜能。“十四五”以来,我国的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高铁已经构建起“1小时通勤圈”“1.5小时交通圈”,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快车道”。这种“时空压缩”,使各种要素资源的流动更顺畅,也催生“高铁通勤族”“周末跨省游”,让高铁成为连接创新与经济、生活的重要纽带。
飞驰的高铁,除了快,更给人一种只争朝夕、一路向前的感觉。CR450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更快的列车,更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需要更多这样的“列车”,正需要这样一路向前去奋斗。(张博)
本文链接:纵横谈丨飞驰的中国速度,硬核的中国创新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179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集思录丨特色伴手礼让远方的故事延续
下一篇: 城市更新记丨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