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SA1工作组在日本福冈举行第110次会议。记者获悉,鹏城实验室携手北京邮电大学推动两项基于语义通信的标准提案——《智能传输业务提升用户体验用例》(S1-252590,鹏城实验室牵头)和《AI驱动的多车协同感知用例》(S1-252967,北京邮电大学牵头),成功纳入3GPP首个6G标准研究报告《TR 22.870:6G用例与业务需求研究》(以下简称TR 22.870)。
“该成果标志着语义通信首次正式进入3GPP 6G标准化研究范畴,为后续语义通信在3GPP标准化相关的技术需求、网络架构、标准协议提供了方向指引。”鹏城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语义通信突破了传统网络只关注“比特无误传输”的范式,通过AI/ML编解码技术在源端提取关键信息特征,并结合任务与信道条件进行联合编码,在带宽受限或信道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保障用户体验,为6G关键业务提供“流量减负、体验增强”的双赢路径。
近年来,鹏城实验室持续深耕语义通信的技术与标准化工作,依托IMT-2030语义通信任务组逐步凝聚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识,并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前沿无线技术工作组牵头完成国内首个智简通信标准研究报告《智简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发布《面向现代语义通信的语义知识库技术白皮书》,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展示面向6G的语义通信技术平台,奠定了坚实技术与产业基础。
作为3GPP的核心工作组,SA1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新业务、特性和能力,并确定3GPP规范需满足的相应第一阶段(Stage 1)需求,为后续系统架构、接入网与核心网协议设计等提供规范基准。TR 22.870承载了3GPP 6G标准化需求蓝图,其作为Rel-20 Stage 1研究的核心交付物,汇总了6G用例与业务需求(包括初步的关键性能指标),为后续6G标准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次,语义通信用例成功进入TR 22.870,意味着后续6G架构设计将正式考虑语义通信相关的功能实体、接口定义及相应的QoS、基于上下文信息的环境感知预测以及终端间的智能合作等需求,此举将有力推动全球产业链统一技术共识、加速研发进程,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6G语义通信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
本文链接:我国科研团队推动语义通信开启3GPP 6G国际标准化进程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425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第四届半导体与电子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