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基因组编辑策略

2025-11-26 09:20:39 来源: 中国科学院

植物基因组编辑对作物育种技术升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流的精准编辑技术多数基于先导编辑系统,制约了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组编辑策略——“榫卯系统”(MT)。该系统在水稻中实现了16.30%—59.47%的精准插入与替换效率,为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提供了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为作物遗传改良开辟了新路径。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MT系统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古建筑传统木工榫卯结构,核心在于构建 “榫头”(tenon)和“卯眼”(mortise)的精准互补配对。研究团队利用遗传发育所高彩霞团队此前开发的精准DNA删除系统(AFID)中的APOBEC-Cas9-UDG/AP裂解酶复合体,在基因组目标位点产生独特的双链断裂结构,即带有单链或双链5’-突出端的“卯眼”,同时设计带有互补5’-粘性末端的双链DNA供体作为“榫头”,通过末端捕获作用实现供体片段的精准插入或替换。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该系统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一是特异性强,MT系统利用APOBEC3B对TC基序的特异性识别,可精准生成预期长度的粘性末端,有效避免非特异性编辑;二是适用性广,无论是单TC基序还是多TC基序的目标位点,均可通过设计对应粘性末端的供体实现高效编辑;三是功能全面,既能完成小片段的精准插入,也能实现片段替换,且编辑事件可稳定遗传给后代。在水稻GRF1、NRT1.1B、SLR1、D53和IPA1等多个基因位点的测试中,MT系统的精准编辑效率显著优于传统系统,最高达到59.47%。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值得关注的是,MT系统在理论上具备大片段DNA编辑潜力。若能实现长链双链DNA供体的5’-粘性末端修饰,该系统有望突破现有技术对插入片段长度的限制,为作物复杂性状改良、关键基因簇导入等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目前,研究团队已针对MT系统的供体递送效率、大片段供体制备等关键技术进行优化探索。未来通过结合新型递送技术与供体修饰方法,有望进一步降低脱靶风险,实现基因组DNA大片段精准编辑,拓展该系统在更多作物中的应用场景。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论文链接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MT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uRK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基因组编辑策略http://www.sushuapos.com/show-12-217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研究揭示平衡选择维系气候“预适应”储备机制

下一篇: 2025年“国优计划”工作交流会召开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