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2024-03-29 09:19:04 来源: 京报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1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抢饭吃”。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主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介绍,由于绦虫的寄生习性以及软躯体容易降解,此前没有发现过化石证据。本次发现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除了绦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表明这枚缅甸克钦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说,由此对海洋内寄生绦虫何以出现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种假设: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上。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1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抢饭吃”。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主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介绍,由于绦虫的寄生习性以及软躯体容易降解,此前没有发现过化石证据。本次发现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除了绦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表明这枚缅甸克钦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说,由此对海洋内寄生绦虫何以出现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种假设: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上。uqX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http://www.sushuapos.com/show-2-438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3D复原!2000多年前的秦吏“喜”长啥样?

下一篇: 全球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中国科学家领衔取得突破性成果

热门资讯

  • 明天氢能荣获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记者3月18日从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天氢能)获悉,国家电网近日向明天氢能及董事长王朝云分别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

  •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记者3月18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郑海学教授团队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猪体内感染的靶细胞,以及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的机制

  • 海龟深潜时一分钟心跳只有两次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9日报道,东京大学副教授坂本健太郎等人研究发现,海龟下潜时心率将急剧下降。海龟与鲸等哺乳类动物同样,心率随下潜深度加深而

  • “95后”的无人机“造像师”

    “当时是怎样选中低空经济这个领域,并且来深圳发展的?”面对这个关乎事业发展的问题,“95后”台青张晏纶坦言,“这是一场面试带来的惊喜。”张晏纶来自

  • 与狗互动有助放松和提高注意力

    据韩国建国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最新一期开放获取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一项研究,与狗共度美好时光可减轻压力,同时可增强与放松和注

  • AI辅助诊断实现无创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3月21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悉,该院普通外科开通甲乳结节AI早筛门诊,利用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成功为一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成功实施手

  • 量子互联网:小荷已露尖尖角

    近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科学家菲格罗阿等人在一篇发表于《自然·量子信息》上的论文中称,他们通过把两个独立的光子存储在铷气里,首次在

  • 30台发动机助进阶版“鹊桥”升空

      30台发动机助进阶版“鹊桥”升空  中新社西安3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3月20日8时31分,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成功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

  • 首发第三代骁龙7+!一加Ace 3V图赏

    3月22日消息,一加Ace 3V昨晚发布,起售价1999元,将于3月25日正式发售。现在这款新机已经来到我们评测室,下面为大家带来图赏。一加Ace 3V全球首发第三代骁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第六大植物激素的首个运输蛋白

    在日常生活中,隧道可以帮助人们翻山越岭。在植物细胞内,当内部物质穿过细胞膜时,往往也会通过类似的“隧道”。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林峰

  • 聚焦AI框架技术创新 加速大模型规模化落地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新基建重点建设方向,前景广阔,大有作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无疑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在

  • 甘蓝育种大突破:“一步法”快速创制不育系

    3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开发了快速创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新方法——“一步法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