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规范使用AI,这样的提醒很必要

2024-10-09 12:12:27 来源: 中国科技网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奖项颁给了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基础性贡献的两位“AI(人工智能)先驱”。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毫无疑问,不断迭代升级的AI技术正改变着世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另一方面,AI的不当使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和“麻烦”。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公开发布八条诚信提醒,要求该院科研人员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AI技术,避免误用、滥用AI技术引发的科研诚信风险。此举引起科技界广泛关注。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AI工具的快速普及,AI已成为科研写作的常用工具。从文献检索到科研选题,从数据处理到图表制作,从辅助进行论文写作到语言润色,AI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23年底,一家媒体机构面向我国高校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84.88%的受访者使用过AI工具,77.51%的受访者认为AI工具可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需要看到的是,AI在给科研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造成很大冲击。有人用AI伪造实验数据、制作虚假图像,生成欺骗性研究论文;有人借助AI强大的抓取能力,肆意整合网络内容进行“洗稿”,抄袭剽窃,触碰侵权红线;还有人将AI代写论文做成一桩“生意”,声称可以“创你所需,保证查重原创”等。这种现象若不及时遏制,不仅会削弱科研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更会侵蚀教育净土,对科研诚信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正因如此,在AI的规范使用上,国内外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如我国相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中,明确了AI应用和相关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规则。美国的《深度伪造问责法案》、欧盟的《人工智能协调计划》,也都界定了AI在学术领域的应用范围。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AI这把“双刃剑”,用好了会成为助力科研的“帮手”,用不好则会沦为学术不端的“帮凶”。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在规范使用AI方面起着风向标作用。前段时间,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已针对学生论文开展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这次中国科学院明确发出八条提醒,对申报材料撰写、数据收集和使用、音视频和图表制作等方面的AI使用作出具体规范,针对性、必要性都很强,可以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20多年前互联网在我国刚刚兴起时,我们确定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时至今日,在对待AI的态度上,这样的方针依旧适用——既鼓励积极发展,又强调规范引导,这才是促进AI在科研领域应用的正确之道。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奖项颁给了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基础性贡献的两位“AI(人工智能)先驱”。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毫无疑问,不断迭代升级的AI技术正改变着世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另一方面,AI的不当使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和“麻烦”。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公开发布八条诚信提醒,要求该院科研人员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AI技术,避免误用、滥用AI技术引发的科研诚信风险。此举引起科技界广泛关注。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AI工具的快速普及,AI已成为科研写作的常用工具。从文献检索到科研选题,从数据处理到图表制作,从辅助进行论文写作到语言润色,AI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23年底,一家媒体机构面向我国高校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84.88%的受访者使用过AI工具,77.51%的受访者认为AI工具可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需要看到的是,AI在给科研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造成很大冲击。有人用AI伪造实验数据、制作虚假图像,生成欺骗性研究论文;有人借助AI强大的抓取能力,肆意整合网络内容进行“洗稿”,抄袭剽窃,触碰侵权红线;还有人将AI代写论文做成一桩“生意”,声称可以“创你所需,保证查重原创”等。这种现象若不及时遏制,不仅会削弱科研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更会侵蚀教育净土,对科研诚信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正因如此,在AI的规范使用上,国内外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如我国相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中,明确了AI应用和相关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规则。美国的《深度伪造问责法案》、欧盟的《人工智能协调计划》,也都界定了AI在学术领域的应用范围。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AI这把“双刃剑”,用好了会成为助力科研的“帮手”,用不好则会沦为学术不端的“帮凶”。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在规范使用AI方面起着风向标作用。前段时间,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已针对学生论文开展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这次中国科学院明确发出八条提醒,对申报材料撰写、数据收集和使用、音视频和图表制作等方面的AI使用作出具体规范,针对性、必要性都很强,可以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20多年前互联网在我国刚刚兴起时,我们确定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时至今日,在对待AI的态度上,这样的方针依旧适用——既鼓励积极发展,又强调规范引导,这才是促进AI在科研领域应用的正确之道。W0U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规范使用AI,这样的提醒很必要http://www.sushuapos.com/show-2-874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学科交叉研究为人工智能开辟新天地

下一篇: AI奠基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背后:人机交互的终极命题

热门资讯

  • “桃花癫”是种病,得治

    民俗有言:桃花开,痴子忙。昨日,一大学生患“桃花癫”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该大学生认为周围女生都喜欢自己,并向全校的女生分别告白。不仅如此,由于精

  • 全国爱肝日丨专家提醒注意“小心肝”

    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重庆多所医院开展义诊咨询活动,通过普及肝病的防治知识,让民众主动筛查

  •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上个世纪,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带来了对“机器人”与“规则”的美好幻想。  如今,伴随着ChatGPT、Sora的爆火,

  • 负碳复合建材助力减缓全球变暖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复合装饰材料,可以储存更多二氧化碳,提供了一种既符合建筑规范,又比标准复合饰面板便宜的“负碳”选择。

  • 239万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淘宝上架,人人可以“打飞的”还有多远

      239万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淘宝上架,人人可以“打飞的”还有多远  239万元/架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也看上了电商渠道。  3月18日,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下称“亿航

  • 人工智能医疗或将破解人体秘密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4日刊登题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数十年内解开人体的秘密》的文章,作者是亚历克斯·菲利普斯,内容编译如下:一位医生(同

  • 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

  • 甘肃首座特高压换流站迎来“新成员”

    3月18日,伴随着搬运车的轰鸣声,全国首个大规模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800千伏特高压祁连换流站迎来了一位“新成员”—&mdas

  • 饭后想吃零食或因神经元过度活跃

    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

  • 人工纳米流体突触可实现存内计算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制造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新型纳米流体设备,这使他们第一次能连接两个“人工突触”。该设备为受大脑启发的液体硬

  • 站在“气候行动最前线”,我们该如何行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报告指出,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全

  • 第三颗“厦门造”卫星出征

    3月23日,“天卫科技03星”暨“华祥苑壹号”卫星在厦门举行出征仪式,这是由厦门本土企业天卫科技制造研发的第三颗服务当地建设的商业卫星,标志着厦门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