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双重驱动下,商业地产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随着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化新型消费培育,一种融合在地文化、沉浸体验与社区连接属性的新形态“DT51模式”,凭借其空间生态重构能力,成为政企观察商业演进的重要样本。
模式创新:破局同质化困局
面对国内大循环战略下的商业同质化困局,DT51模式突破传统交易场景定位,通过集生活方式服务、文化展示与社区互动功能于一体,精准响应新消费群体对情感共鸣与场景体验的需求。行业数据显示,该模式在提升顾客停留时间与复访率方面展现出潜力,为传统商业同质化竞争提供新思路。
市场反馈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基于公开信息的行业研判,具备DT51模式特征的项目,正成为部分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商业升级、激活城市活力的重要选项:西安市商务局于2023年11月组织专项考察团赴京调研DT51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西安DT51项目将正式开业;拱墅区作为杭州核心消费区,区商务局多次提出“打造运河文化消费新场景”,参照DT51文化沉浸式模型,探索运河天地“南宋文化+现代消费”融合路径。同时,具备前瞻视野的商业运营商与资本方也表现出合作兴趣,积极探索该模式在不同能级城市的适配性与发展潜力。其业态组合逻辑成为存量改造与增量开发的有效路径。
西安专项考察团赴京调研DT51项目
生态构建:激活场景价值
呼应城市更新“场景营造”导向,DT51模式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创意,更在于其生态构建的能力。通过深度整合多元业态,如策展型零售、主题餐饮、生活服务、社群活动等,形成跨业态消费闭环。这对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和坪效表现具有积极意义,成效受到业界关注。
当前该模式多个代表项目正加速推进。以北京为例,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渠道了解,昌平区龙德DT51及西直门DT-X项目其工程进度快于行业均值,主力租户组合基本确定,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开业。在万柳商圈,契合DT51“精品社区商业”定位,未来还拟将万柳存量物业改造为融合科技与美学的海淀新地标。基于成熟的商业运营体系,业界对其提升区域商业能级持积极预期。
规模扩张:开辟新增量空间
伴随新型城镇化进入提质阶段,商业创新迎来最佳扩张窗口,DT51模式在标杆项目上的初步验证,标志着其发展进入从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拓展的关键阶段。清晰的全国化战略布局已现雏形,多个重点城市拓展计划提上议程。资深商业地产分析师表示:“DT51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消费分级与城市功能重构的机遇,全国布局完成后,将为行业探索可持续、高附加值的增长路径提供实践参考。”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商圈的DT51商业项目
从空间创新整合到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以DT51模式为代表的新消费业态,正通过响应体验、连接与品质需求,重塑商业价值逻辑。其“单点验证-生态赋能-全国扩张”的路径,不仅清晰映射了商业价值升维的轨迹,更深度契合2025政策“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导向。随着项目落地深化,这一实践正为激活内需、培育消费新动能提供可复制的商业范式。
本文链接:DT51模式:新消费业态的价值进阶之路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4923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李家超一连三日见特首顾问团讨论三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