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22日电 当重庆不夜城的灯火与青岛啤酒节的人潮在线下交织,一场由平台消费券助力撬动的夜间消费热潮也正在线上蔓延。在炎炎夏日叠加暑期旅游旺季的时候,市场消费新活水带动起全国各地“夜经济”热,也被计入促消费“kpi”。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但“规模”或不再是唯一核心的指标――现在还让市场侧目的是订单密度。以淘宝闪购平台的数据为例,7月以来,广州、深圳、济南等城市夜间订单同比增长200%以上;全国超64万家门店夜间订单环比翻番。
这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条以激活城市夜间经济来促进消费增长的一条新路径。
场景拓宽、品类扩张,精准滴灌“夜经济”的毛细血管
传统夜经济往往与餐饮夜市绑定,如今的夜间消费却已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从一些平台的创新实践来看,在平台消费券的刺激下,消费活力从住宅区溢出,点燃了更多元的线下场景。
如淘宝闪购上,露营地周末夜间外卖量环比增长230%,景区公园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20%,游乐场、垂钓园等休闲场所同时期订单增长超110%,酒店、酒吧场景增长约100%……
与此同时,开封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知名景区跻身景区夜间订单前五,显示出“夜游经济”与即时零售的深度融合,也侧面表明夜间消费不再局限于单一餐饮,已经转向“游”“购”“娱”等更丰富的复合式生态。
透视这些商业变化可以看出,夜经济的外延被重新定义。过去的“夜宵”是餐饮逻辑,在平台的推动下,现在的夜间消费已从单纯的餐饮满足,扩展为满足消费者夜间生活全方位、即时性需求的全品类消费图景,更多遵循零售逻辑――消费者晚上10点后下单的不一定是小龙虾,也可能是驱蚊水、充电宝、一次性毛巾。
淘宝闪购上方便速食、洁肤沐浴、口腔护理、纸品湿巾、香薰蜡烛等非餐品类迎来爆发,订单环比增长超150%,便是这一趋势的客观注脚。此时,平台消费券的作用就不仅是降价促销,更在于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尝试成本,推动夜间活动从宅家走向户外,从商圈延伸至景区、露营地地等地,从而激活了原本被忽视的场景需求。
赋能实体,64万门店共享“夜活力”红利
夜经济的繁荣,最终落脚于实体商业的活力。根据淘宝闪购的数据,超过64万家门店在7月以来的周末夜订单取得翻倍增长。这背后,是平台消费券对中小商户的拉动效应:
南京夫子庙景区的水西门鸭子店营业时间延至凌晨1点半、7月以来的周末夜间订单峰值增长近90%,“不仅为门店带来订单,也吸引了更多来南京旅游的游客通过外卖,来尝鲜南京特色小吃”,门店负责人道出了平台对地方特色消费的辐射力;
漠漠家超级潼关肉夹馍超80%门店营业至22点后、近40%门店转向24小时营业,夜间订单月环比增幅超100%,折射出平台支持对商户经营模式的重塑;
连锁超市品牌全好佳500家门店借助平台消费券,7月周末订单环比6月最高峰值增长近100%,乳品、粮油米面等多品类增长3倍。
中国烹饪协会服务委副主席王春平指出,以淘宝闪购为代表的平台,此轮发出的消费券有效增加了餐饮等刚性需求的消费频次,对激发内需市场具有显著效果。青岛市餐饮协会秘书长张淑燕也评价这个精准补贴模式有效激活了城市消费潜力,为中小商户提供了“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本质上,平台消费券计划是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的结果。它与各地促消费行动形成共振――各地借暑期消费季活动营造夜间消费氛围,平台则通过数字化能力与资源整合,将消费券转化为打通供需两端的管道:券资源向旅游城市、高温区域及多元场景倾斜,撬动增量消费;与此同时,平台向综合型消费生态演进,推动全品类订单增速,以满足夜间个性化、即时性需求。
这种协同联合,正让夜经济的增长更具韧性。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127个城市的夜间订单环比6月增长超100%,其中超过8成为中西部地区;夜间订单增长最快的漯河、包头、朔州、许昌、商丘等城市,增速均超200%。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一条促消费新路径正在成型:不依赖单一业态的 “昙花一现”,而是借助平台的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刺激短期消费的同时,将消费券这类创新工具转化为场景激活器、品类拓展器和商家赋能器。而其中夜经济的这把“火”,烧旺的正是内需市场的蓬勃潜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撬动万亿“夜经济”,多平台良性竞争带动新兴市场正循环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011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
下一篇: 江瀚:合资车怎么突然又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