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初秋的恩施,清江碧波荡漾,两岸草木葱茏,鸟语花香间尽显生态之美。这片曾深陷贫困的山区土地,如今正以“绿水青山”为底色、“生态转化”为脉络,生动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答卷。今年恰逢“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长江入鄂第一站,恩施州始终将“两山”理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通过“守护生态、转化价值、创新机制”三步深耕,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去年更是交出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8亿元的亮眼成绩单,让“美丽恩施”从蓝图变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第一步:守护生态底色 筑牢长江上游绿色屏障
“守好绿水青山,是‘两山’转化的第一步,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在恩施州生态保护工作部署会上,这句话成为共识。作为长江入鄂“第一站”,恩施州肩负着源头保护、库区安全、生态屏障“三重责任”,这份责任不仅体现在全州系统性治理的“大动作”中,更藏在每个村庄的“小实践”里。
在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垃圾不落地”早已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的习惯。为守护旅游沿线生态颜值,村里向村民、商户发放1580份环保告知书,升级8处游客打卡点果皮箱,对11条旅游重点支路实施“撤桶并点”——430个原本散落在路边的垃圾桶“撤桶进院”,由村民集中管理。“一开始觉得麻烦,现在看到村里干干净净,游客来得更多,才明白保护好环境就是保住‘旅游饭’。”村民李本学的话,道出了大家观念的转变,如今村民们不仅主动捡垃圾,还会自觉监督不文明行为。
马者村的实践,是恩施州全域护绿的缩影。近年来,恩施州跳出单点治污局限,打出生态保护“组合拳”:以大气污染防治四大专项行动守护“恩施蓝”,用降碳减污协同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靠“四清四整”行动清理城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让人居环境焕新颜;以流域治理修复清江、长江支流生态,用矿山修复让“伤疤地”重披绿装。
“整、治、建、管”多管齐下,换来了实打实的生态成果:州城空气质量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8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7.9%;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长江、清江干流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这些数字,是恩施州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承诺,更是群众“推窗见绿、出门望景”的生活底气。
第二步:转化生态价值 让“山水资源”变“富民资产”
守好绿水青山,更要让其产生“金山银山”的价值。如何把恩施“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变成村民口袋里的收入、看得见的红利?恩施州的答案,藏在一个个产业蝶变故事里,藏在村民增收的笑脸上。
“以前守着天坑美景,却连路都不通,哪敢想能靠风景赚钱?”说起鹿院坪村的变化,村民裴成辉满是感慨。恩施市板桥镇鹿院坪村,曾因“中国最后不通公路的古村落”鲜为人知,如今随着通村公路贯通、民宿集群兴起,这里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生态网红地”。今年“五一”假期,鹿院坪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2万人次,村里68家民宿联盟成员单位连续5天满房。
裴成辉是民宿联盟的首批受益者。去年,他把自家闲置老木房改造成8间特色民宿,“一开始怕没客源,没想到联盟统一接客、分流,我们只管做好服务就行。”靠着稳定客源和口碑,裴成辉今年收入有望突破20万元,比在外打工时翻了好几倍。而这背后,是鹿院坪村“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民宿联盟模式,从根本上避免恶性竞争,让村民们拧成一股绳“吃生态饭”。
鹿院坪的“生态变现”并非个例。去年,恩施州在生态价值转化上迈出更大步伐:首次开展全域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全州生态家底总值达7525亿元,让“看不见的生态”有了具体数字;巴东县完成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让保护水土的行为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发行全州首批23.8万吨“鄂西林碳”森林碳票,让山上的树木变成能交易的“绿色资产”。这些创新,彻底唤醒了沉睡的生态资源,让其成为可量化、可交易、可融资的“活资产”。
第三步:创新机制建设 为“两山”转化铺就可持续路径
生态价值的持续转化,离不开机制创新的“保驾护航”。在“两山”实践中,恩施州通过机制创新打通堵点、链接断点,为“两山”转化拓宽可持续路径,其中“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为重要抓手。
“以前搞生态项目,最怕缺钱,现在有了‘生态信用贷’,靠生态家底就能贷款!”恩施一家生态农业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生态+金融”创新的实效。近年来,恩施州推出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开发“鄂西林碳”林业碳票,让林业碳汇进入市场交易;创新“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生态信用贷”模式,把生态优势变成企业、农户的“信用凭证”;力争全州绿色金融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这些金融“活水”,精准解决了生态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生态价值转化注入持续动力。
从单个项目突破到各地特色实践,恩施州的“两山”转化路径越来越丰富:鹤峰县发放全州首笔GEP绿色金融贷款,企业凭生态家底就能拿到发展资金;宣恩县推行“景城一体”模式,让县城与景区无缝衔接,游客逛县城像逛景区,带动餐饮、住宿全链条增收。目前,全州已全面实施《恩施州在全省美丽湖北战略上挑大梁工作方案》——这是全省首个“美丽湖北战略”市州级专项方案,其中“六大行动”涵盖“两江”生态修复、环境质量争先、绿色低碳发展、生态资源转化等内容,为“两山”转化纵深推进画出清晰路线图。
如今的恩施,正以系统化治理为笔,在守护生态底色的同时,不断优化“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公式。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探索山区“两山”转化的新路径,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生态支撑,也为全国山区“两山”实践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恩施经验”。(廖亮 曾维明 黎庆华 唐春秘)
本文链接:恩施:奏响“两山”实践三部曲,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761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