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青山如黛,碧水含情。沿着G567国道驱车前行,路面平整宽阔、边沟畅通无阻,两旁马莲整齐排列、绿树相映成景,运输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的车辆往来穿梭,窗外的景致如流动的画卷徐徐展开。
如画的沙坝镇桦树村乡村道路 陈争强/供图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沙坝镇境内比比皆是,从过境国道到乡村公路,从乡村主干道到田间产业路,从村社村道到入户小路,将沙坝镇的产业基地、乡村资源串联起来,构建起交旅融合的“路联网”,它们不仅畅通了交通,更串联起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村民们的生活因路而美,因路而兴。
这些道路都默默见证着沙坝镇乡村的变迁与繁荣。沙坝镇境内58条农村公路因建成时间久、超负荷运行及水毁等原因,部分路段出现路面破损、路基悬空等问题,制约了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沙坝镇以“乡村公路大养护”活动为抓手,多方筹措120吨水泥等物资,发动群众投工投劳4100余人次,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养护热潮,让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串联产业的“致富线”、服务民生的“幸福线”。
群众紧抓农闲整修产业路 陈争强/供图
“以前走这条路,坑坑洼洼得颠簸半天,现在好了,开车就像在画里穿行!”沙坝镇桦树村村民陈志刚的感叹倾诉出了群众的心声。今年以来,沙坝镇充分运用陇南民事直说现场会,广听民意,把农村公路大养护、人居环境大整治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全镇累计养护里程达100多公里,新修产业路1412.85米,修建排水渠3814.5米,修复硬化通村通社道路5328米,新建挡土墙2291.02立方米,修补路面2200平方米,修补路基5630米、新修挡墙310立方米、疏通边沟水渠32.1千米、新修水渠1560米,埋设涵管10处。彻底解决了影响群众出行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域内道路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方便了沿线村庄群众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也成为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线。
干净整洁的村内道路 陈争强/供图
路通了,发展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一条条惠民生的农村公路带动了沙坝镇产业、生态、旅游等多方面融合发展,让“城货进村、农货出镇、休闲农游”成为现实。
“产业路修到了地头,解决了药材运输的大难题,压缩了人力和运输成本,无形中让我们省下来了好多成本。”沙坝镇桦树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王丽超的话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宽敞平坦的产业路直接修到了田间地头,大型运输车辆可以轻松进出,药材运输变得快捷又方便,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道路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前来收购药材,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按照“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的发展思路,沙坝镇持续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今年新发展林下淫羊藿接近300亩,连翘2000余亩,全镇各类中药材已突破10000亩,核桃3万多亩。中药材初加工厂、土陶加工等一批富民企业也纷纷建成投产,带动了乡村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在养,如何通过管护实现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是沙坝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沙坝镇建立了完善的“路长制”,形成“责任联挂、问题联处、效果联评”管理机制,按照“定岗、定员、定责、定路”原则,设置25名乡村道路专管员和12支村级养护队伍,负责日常道路巡查和养护,推动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面协调发展,确保路域环境整治到位、公路沿线保洁到位、绿化美化管护到位、道路管理养护到位、应急保通到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深入开展乡村道路整修 陈争强/供图
车行一路,景随路动,民随路富。如今的沙坝镇,乡村道路不仅是串联山水的“景观带”,更是带动发展的“经济带”。沙坝镇党委书记任亮表示,沙坝镇将持续推动乡村公路大养护行动,深化“公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生态路”“富民路”越走越宽,让更多沙坝百姓在路景相融中过上好日子。(刘建军 成江涛)(中国发展网)
本文链接:甘肃成县沙坝镇:景随路动,民随路富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7521-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