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棉衣模起来软软的,穿起来很暖和!”“吃的用的你们都给准备好了,真的很感谢你们!”老人们脸上满是微笑地说。
11月5日,宕昌县官亭镇政府院内暖意涌动,230套崭新的棉衣、棉裤、防滑棉鞋整齐码放,镇村干部逐一核对清单、分发物资。“您试试合不合身,防滑底的棉鞋冬天走路更安心。”工作人员手把手帮行动不便的老人试穿,细致检查拉链、纽扣等细节。拿到厚实衣物的老人们笑容满面:“这棉衣又软又暖,政府是真把我们放在心上!”
针对独居、腿脚不便的老人,官亭镇组建“上门配送”小分队,穿梭在各村小道。敲开独居老人王大爷的家门,工作人员不仅送上过冬物资,还主动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细致讲解冬季用电用煤安全常识。“这么远跑过来照顾我,太贴心了!”王大爷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拉家常间,政策宣传与需求倾听同步推进,让老人们在物质保障之外更收获了满满的精神慰藉。这场精准配送,只是宕昌县为老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寒冬送棉衣,温暖老人心。今年来,宕昌县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初心,将尊老敬老传统与新时代民生实践深度融合,以物资保障为基础、多元服务为支撑、机制创新为保障,为老年人编织起“暖身更暖心”的幸福保障网,生动勾勒出“老有颐养、老有所乐”的民生图景。
重阳佳节前后,宕昌爱老服务热潮持续升温。县中心敬老院里,爱心企业捐赠的棉帽、棉衣传递着社会温情;康馨敬老院的“情暖金秋·爱在重阳”志愿服务活动,让欢声笑语萦绕廊间;南河中心敬老院里,青年志愿者亲手包制的饺子,裹着对老人的深厚情谊。一场场活动、一份份关爱,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实践中代代相传。
面对养老服务需求,宕昌县探索多层次服务路径,“15分钟助餐圈”成为惠民亮点。通过盘活闲置校舍、幸福院等资源,城乡老年食堂遍地开花,5-10元的营养套餐实惠健康,志愿者还为行动不便老人“一对一”送餐上门,将温情延伸至“最后一米”,目前已覆盖2000余名老人。在哈达铺中心敬老院,医疗保健、康复训练、慢病管理有效整合,专业护理让“养老不离医”成为现实;南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服务,更赢得老人们交口称赞。
创新协作机制让养老服务更具活力。城关镇下坝社区与光明村“村居融合”,共建幸福食堂、文化大舞台,实现资源共享;老年活动室双向开放,重阳茶话会、手工剪纸等活动让老人精神生活愈发丰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企业捐赠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实现远程管理,200余名志愿者通过社区帮扶平台常态化服务;县文联书画赠礼、戏曲协会专场演出,让老人们在笔墨雅韵与传统戏曲中感受文化滋养。
从宕昌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到乡镇精准落实,从企业爱心捐赠到志愿者贴心服务,宕昌县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养老服务长效机制。这一机制既完善了硬件设施,更革新了服务理念——从棉衣、饭菜等物质保障,到健康、文化等精神关怀,从基本生活需求到品质生活提升,宕昌养老服务正实现全方位升级。
如今在宕昌,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能在书画课堂、健康讲座、节日联欢中找到“老有所乐”的精神归属。一件件过冬棉衣暖身,一次次贴心服务暖心,宕昌县以系统化布局、多元化参与、精细化服务的创新实践,书写着民生保障的温暖答卷,也为共同富裕筑牢坚实基础。随着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宕昌老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必将在持续升温的关爱中愈发浓厚。(宕昌县委宣传部 刘国庆、 董红玲)(中国发展网)
本文链接:甘肃宕昌:“暖冬礼包” 点亮“银龄”幸福路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752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甘肃成县沙坝镇:景随路动,民随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