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大连庄河市目前最大在建房地产项目——申河・德誉长安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作为国家城市更新行动的庄河实践标杆,项目承接了城西闲置工业地块焕新的重要使命,通过 “高端社区化+园区配套” 的开发模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弥补了区域建设短板,为庄河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据介绍,申河・德誉长安自规划之初便锚定 “城市封面” 定位。项目雄踞庄河政务核心区,世纪大街与疏港路黄金交汇处,与市政府隔街相望,小寺河景观带如玉带环抱,形成 “前有照、后有靠” 的优质格局。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 12万平方米,规划 12 栋 9—17 层纯电梯洋房与小高层,626 套 105-203㎡改善型户型,打造主城罕见的低密宜居社区。
近年来,庄河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2022年启动 “营商环境提升年” 3.0 版本,推出 “一网通办”“综合窗口” 等举措,实现80%高频事项掌上可办,政务服务效率提升30%。
针对重大项目,政府创新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将多项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 50% 以下,如市水务局通过优化涉水审批流程、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显著缩短了项目相关环节办理周期。
在政策扶持上,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 “走企业、解难题” 常态化机制,针对性解决融资、用地等核心诉求;通过法治诚信体系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坚决杜绝拖欠企业资金等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
政府的 “主动护航” 换来了企业的 “加速奔跑”。“从土地整理到项目审批,再到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保障,政府部门始终靠前服务,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企业。”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这种 “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品质、赶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封顶。而项目的推进,也带动了区域基础设施升级与公共服务完善,吸引更多投资落地,形成 “企业发展 + 城市提质” 的良性循环。
“我是庄河人,到庄河投资是因为城市的魅力及城市的管理,地段的位置优势、自然风光和河景空间深深吸引着我。’’申河・德誉长安项目董事长丁长林在封顶仪式上如是说。作为从庄河走出的企业家,他始终怀揣着回报家乡的初心。因此,决心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并招引全国最标准的万科物业服务团队,这是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更是董事长兑现 “反哺家乡” 承诺的生动实践。
对项目的严格严谨,申河董事长坚持 “董事长直管” 模式,高频次深入施工现场,充当质量 “守门员”、进度 “推进器” 与难题 “解题人”。建筑材料逐一查验,从石材选料、劈开砖工艺到玻璃跃层安装,用专业眼光为品质兜底;施工细节紧盯不放,小到园林造景铺装,大到建筑主体结构,要求 “一次做好、不留隐患”;每周调度工程进度,面对夏季高温、材料运输等挑战,牵头优化排班、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项目 “按节奏推进,不误工时”;亲自主持地库规划、外立面风格等难点方案研讨,融合 “新中式文脉 + 现代宜居需求”,让产品既贴合庄河人文底蕴,又满足当代居住审美。
“德誉长安是城市更新的‘作品’,更是申河置业的‘口碑名片’,政府信任我们,业主期待我们,必须把每一处细节做到极致。”申河董事长说。
申河・德誉长安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政企合作对城市更新发展的积极意义。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政府扮演 “服务者” 与 “引导者” 角色,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与底线监管,为企业创造 “如鱼得水” 的发展环境;企业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凭借资金实力、专业能力与市场敏锐度,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优质资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这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 的合作模式,正是庄河城市更新的 “共赢逻辑”。
展望未来,申河董事长充满憧憬:“德誉长安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以‘敬畏土地、严控品质’为核心,在庄河持续投入、研发、升级,打造更多匹配城市高阶需求的人居作品,让更多庄河人享受到高品质生活。” 随着申河・德誉长安的建成入住,不仅将为626户家庭提供 “暖居暖心” 的家园,更将以其政务芯区位、全维配套与人文底蕴,成为庄河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名片。而庄河市也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吸引更多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投身城市建设,政企同心携手,在黄海北岸这片热土上,持续书写 “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城市得提质、群众得实惠” 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乌仁)
本文链接:“申河・德誉长安”解锁大连庄河人居新范式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803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跨界”闯入AI赛道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