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进入深秋以来,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北部乡镇的田野村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黄芪、党参、当归、大黄等道地中药材迎来采挖加工销售旺季,沾满泥土的中药材饱满壮实,折射出丰收的希望。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宕昌县立足资源优势,深耕中药材产业,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一株株“药条子”不仅鼓胀了群众的“钱袋子”,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奏响了党建引领下的丰收奋进之歌。
党建引领强根基 标准化种植筑牢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党建先行。宕昌县始终将党建工作与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牵头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标准化种植体系。通过党组织牵头搭建技术指导平台,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药农提供种植培训、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服务。
在宕昌县阿坞、哈达铺等乡镇,当地积极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党员农户带头试种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带动群众规模化种植黄芪、党参、大黄、当归等道地药材,确保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40万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党建红”成为中药材种植基地最亮眼的底色。
科技赋能提效能 田间地头绘就丰收图景
“党建+科技”为丰收插上翅膀。拉路梁、木耳梁、大排梁、隆家山等种植基地里,党员带头引进的采收机械穿梭往返,轰鸣声与药农的欢声笑语交织成曲。在木耳梁基地,大型挖掘机高效作业,药农们紧随其后分拣装袋,两三个小时便完成一亩地的采挖任务,相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数十倍。党组织积极推动科技与农业融合,鼓励党员带头采用机械化种植、采收技术,不仅减轻了药农劳动强度,更保障了药材品质与产量。
木耳乡联合省农科院,以植物春化机制为理论依据,经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当归设施单体育苗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在木耳梁建立当归单体苗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105亩。当归单体育苗试验田长势良好,喜获丰收,有效降低了当归早期抽薹率,提高了出苗整齐度,奠定了增收基础。2025年,全县28万亩采挖面积预计产出12万吨中药材,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强劲活力。
延链补链促转型 精深加工激活价值潜力
党建引领强链条,加工增值促增收。采挖现场的繁忙景象还在上演,各地晾晒场、加工车间的生产热潮已然兴起。
在党组织的牵线搭桥与政策扶持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收购药材,分拣、去土、清洗、打串,晾晒场 整齐摆放的当归,脚手架上挂满成行的党参、大黄,麦垛般堆放的黄芪,奏响了药农幸福的乐章。
哈达铺镇华昌药材城多家企业(合作社)开足马力,党员职工带头坚守岗位,有序推进药材清洗、切片、烘干等初加工工序。老何中药材加工点坚持人工手搓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药材药性与品质。
宕昌黄芪茶、中药饲料等精深加工项目相继落地投产,推动中药材从“原字号”向“精制品”“终端品”转型,实现产品价值提升。党组织牵头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引导产业从“单一原料供应”向“精深加工”转型,让中药材附加值持续攀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销两旺拓市场 品牌赋能走好振兴之路
党建搭台拓市场,品牌赋能兴产业。在理川镇、哈达铺镇等核心交易市场,党组织牵头规范市场秩序、搭建销售平台,红色遮阳棚下整齐排列的道地药材吸引着全国各地采购商。
党员志愿者主动为药农和采购商提供对接服务,市场内讨价还价声、称重打包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火爆态势。得益于党组织推动的品牌培育工程,“宕昌药材”以高有效成分含量赢得广泛口碑,回头客络绎不绝。
由竹院乡举办的南阳片中药材“产销直通”大集开市,从凌晨便赶来的种植户、穿梭考察的收购商、忙着推介的乡干部,让秋日的集市充满了烟火气与增收的希望。大草坡村村支书罗满中推介羌活、纹党,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客商。木竹院村村支书王高奎带来1800公斤纹党,与礼县收购商谈妥定价和供货协议,稳了村上药材的销路。党组织牵头建立的“产销直通”机制,缩短流通链条,实现农户与市场精准对接,让好药材卖出好价钱,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2025年,预计55亿元的中药材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印证了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宕昌的支柱产业和群众稳定增收的“当家产业”。如今,党建引领下的“宕昌药材”正从大山深处走向广阔市场,书写着乡村振兴精彩答卷。(刘治学 王晓勇)
本文链接:甘肃宕昌:“党建红”奏响中药材产业振兴丰收曲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805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甘肃碌曲: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产业兴百姓富
下一篇: 石头缝里掏出26克金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