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病理学依据及排除其他疾病五个方面。
1、临床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通常在妊娠晚期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右上腹疼痛或黄疸。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这些症状需与妊娠期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总胆红素显著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特征性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低血糖是重要诊断线索,约50%患者血糖低于2.2mmol/L。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3、影像学特征:
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脏回声增强,呈"明亮肝"表现,但敏感度仅约80%。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值比值小于0.9具有诊断价值。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肝脏脂肪浸润特征性信号改变。影像学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4、病理学依据:
肝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见肝细胞微泡性脂肪变性,但妊娠晚期实施风险较高。典型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微小脂滴,细胞核居中,无显著炎症或坏死。由于活检有创性,临床多采用综合诊断标准。
5、排除诊断:
需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HELLP综合征等疾病。特别注意与重度子痫前期鉴别,两者可合并存在。病毒血清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及详细用药史采集对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确诊后需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治疗的关键措施。产后给予保肝治疗,严重者需血浆置换或人工肝支持。日常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凝血功能,保持卧床休息,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补充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定期复查肝功能直至完全恢复。
本文链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224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肝纤维化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