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主要有磨玻璃影、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充气征、树芽征等。病毒性肺炎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1、磨玻璃影
病毒性肺炎早期常见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表现为肺野内云雾状淡薄阴影,边界模糊。这种改变与肺泡壁水肿和部分肺泡腔内渗出有关,常见于流感病毒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像学上需注意与间质性肺水肿鉴别,动态随访可观察病变进展。
2、实变影
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肺实变影,呈现片状高密度灶,密度均匀,多见于下肺野。腺病毒肺炎常见大叶性实变,呼吸道合胞病毒则多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实变区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反映肺泡内炎性渗出物填充而支气管保持通畅。
3、小叶间隔增厚
病毒侵袭肺间质时可导致小叶间隔增厚,CT显示为网格状改变。这种表现常见于巨细胞病毒肺炎或麻疹病毒肺炎,反映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重症患者可能发展为弥漫性间质改变,需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4、支气管充气征
实变病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表现为分支状低密度管状结构。此征象是病毒性肺炎区别于肺不张的特征性表现,提示支气管未被完全阻塞。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常见支气管壁增厚伴管腔扩张,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气道黏膜有关。
5、树芽征
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炎症形成树芽状结节影,多分布于肺外周。副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肺炎常见此征象,代表小气道内黏液栓形成及周围肺泡炎。需注意与肺结核的树芽征鉴别,病毒性肺炎的树芽征通常分布更弥漫且变化较快。
病毒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避免辛辣刺激。居室保持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40%-60%。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发热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及时就医,胸部CT复查间隔应遵医嘱,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本文链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471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拉肚子擦的时候有血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右肺下叶背段小结节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