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主要由免疫因素、感染、遗传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免疫调节、抗感染或输血等治疗。
1、皮肤黏膜出血
患儿常见四肢皮肤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口腔黏膜可见血疱。这与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临床可能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或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家长需避免患儿磕碰,观察出血范围是否扩大。
2、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可能引发呕血、黑便,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弥漫性渗血。治疗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同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肠黏膜。哺乳期母亲应暂停可能致敏的食物。
3、泌尿道出血
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红细胞异常增多,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相关。需监测尿常规变化,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家长应注意记录患儿排尿次数及尿液颜色变化。
4、颅内出血
最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血小板计数极低的新生儿。患儿会出现喷射性呕吐、前囟膨隆等症状。需紧急输注血小板及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任何异常哭闹或嗜睡表现均需立即就医。
5、继发感染风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引发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治疗期间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可用于提升中性粒细胞数量。
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选择柔软衣物减少摩擦;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忌食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等食物。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出现高热、出血加重等情况时须立即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促进造血,但所有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
本文链接:婴儿血小板减少紫癜有什么危害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5671-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肾衰竭还有机会治好吗?在这之前,你可能要搞清楚它的各个类型
下一篇: 红细胞压积偏低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