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通常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感染、应激、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胰岛素不足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糖尿病酮症最常见的原因。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应激等情况下可能出现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及时补充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感染因素
感染是诱发糖尿病酮症的重要诱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均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拮抗胰岛素作用,加重胰岛素抵抗。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源,如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同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3、应激状态
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应激状态可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应激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糖波动等症状。治疗需积极处理原发病,如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同时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4、饮食不当
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或突然中断饮食均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高糖饮食可导致血糖升高,高脂饮食可促进酮体生成。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治疗需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全麦面包等,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5、药物因素
不规律使用降糖药或突然停用胰岛素均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升高血糖。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症状。治疗需规范用药,如使用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糖尿病酮症患者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避免感染和应激。饮食应定时定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时应就医检查,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本文链接:糖尿病酮症怎么引起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750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总想吃东西怎么回事
下一篇: 糖尿病可以吃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