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病毒性肠炎发热可通过补液护理、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常伴随腹泻、呕吐等症状。
1、补液护理
病毒性肠炎患儿易因腹泻呕吐导致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Ⅲ,每5-10分钟给予5-1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引发呕吐。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补液期间可同步使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病毒,但需与补液盐间隔2小时服用。
2、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超过38.5℃或伴有嗜睡症状,需及时就医。可配合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但需避开眼周及皮肤破损处。
3、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改为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流食,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腹泻缓解后逐步恢复无乳糖配方奶粉或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可适量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
4、观察病情
家长需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注意是否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抽搐等危重症状。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39℃,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病毒性肠炎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腹胀时,应排查肠套叠等并发症。
5、遵医嘱用药
病毒性肠炎通常无须抗生素,但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发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严禁使用阿司匹林。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所有药物均须严格按儿科医生指导使用。
患儿护理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并做好排泄物消毒,照顾者接触前后需规范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每日测量体重监测脱水程度。恢复期应避免高纤维及高脂饮食,可逐步添加胡萝卜泥、香蕉等低敏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需排查乳糖不耐受等继发问题。
本文链接:1岁病毒性肠炎发热怎么办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133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红斑狼疮是什么症状呢怎么治疗
下一篇: 红斑狼疮的红疹会不会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