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设置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主题色
黑色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搜索
热搜:
发现最美铁
无人机“飞
商务部新闻
AI从技术到
火力全开“
21对话|探秘
《怪变》第
与童趣搭配
教育
中国教科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会召开
10月31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肯定了中国教科院“十四五”期间在教育强国指数研究、
查看:27
2025-11-01
第二届中国—新西兰教育发展论坛举行
10月30日,第二届中国—新西兰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与新西兰大学教育部长,科学、创新与技术部长沙恩·雷蒂出席论坛并致辞。 任友群表示,教育合作是中新关系的重要组成,中国政府致力于扩大教育
查看:15
2025-11-01
研究揭示热带珊瑚岛生态恢复的微生物途径
热带珊瑚岛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且封闭,生境条件严酷,人工植被构建往往难以持久维持,易发生退化,植被恢复与生态功能提升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有效保障该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促进具有自维持能力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构建
查看:91
2025-10-31
石松生物碱全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石松生物碱是存在于石松科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结构多样且复杂。这类生物碱是药物发现的重要资源。其中,石杉碱甲作为石松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分子,具有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查看:25
2025-10-31
研究发现性腺共生菌稳态是影响黄鳝性反转自然发生的重要因素
黄鳝的性反转往往发生在第一次排卵后,性反转过程经历从当年9月到次年6月,甚至更漫长的时间跨度。这个过程中,季节更替、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复杂,导致黄鳝性反转自然发生的外在因素至今尚未阐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查看:26
2025-10-31
NINJ1蛋白衍生肽HE30的破膜-组装动态调控研究获进展
淀粉样纤维作为典型的蛋白质聚集体,其分子构象变化与形成机制是探讨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过程、开发功能性生物材料的重要科学问题。Ninjurin-1(NINJ1)蛋白是多种类型细胞死亡的终末执行者,通过在细胞质膜上组
查看:25
2025-10-31
研究开发金属氢氧化物卟吩框架膜实现锂离子精准选择性保留
从盐湖水、地热卤水及海水中高效提取锂,是应对锂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因钠、钾等竞争性离子与锂在尺寸和电荷上高度相似,导致它们在分离膜中的迁移行为几乎一致,严重制约了锂的选择性与提取效
查看:29
2025-10-31
第38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年会举行
10月21日至23日,第38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以下简称AAOU)年会在京举行,主题为“推动开放远程教育转型,构建可持续的终身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查看:25
2025-10-31
熊四皓出席2025年二十国集团教育部长会议并访问南非
10月19日至24日,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赴南非出席2025年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会议,并访问南非。 熊四皓在会议上表示,中国始终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期待与各国加强合作,推动创新,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26
2025-10-31
研究人员实现“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制备
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其技术突破决定能否制造出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超强磁场。金属基带作为缓冲
查看:28
2025-10-31
研究提出接力电子转移强化反应新机制
以草酸和硝酸盐/空气作为原料电化学合成氨基酸,是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合成领域的前沿方向。甘氨酸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甘氨酸电合成过程,涉及复杂且缓慢的电子和质子转移过程,特别是关键中
查看:27
2025-10-31
教育部举办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10月23至26日,教育部举办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培训班聚焦增强校长、局长对科技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科技教育在中小学深度融合与广泛实践,围绕形势政策解读、专业能力提升、创新实践教学
查看:29
2025-10-31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4日,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查看:31
2025-10-31
中国西南横断山区表土花粉组合揭示环境变化研究取得进展
调查现代花粉沉降过程并建立花粉-植被-气候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客观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植被和气候提供重要基础。迄今为止,此类研究在全球范围已广泛开展,但是不同年代采自同一研究地点的表土花粉组合究竟能否准确反
查看:23
2025-10-31
研究揭示多年冻土区草地退化通过改变土壤线虫群落间接影响土壤碳氮库
多年冻土区作为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其微小的变化都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多年冻土退化并进一步引发草地退化。土壤线虫通过其在食物网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特性,在土壤养分动态中发挥着
查看:22
2025-10-31
教育部“金秋启航 浙里有才”校企供需对接会举办
10月28日,教育部“金秋启航 浙里有才”校企供需对接会在浙江杭州举办。 本次活动汇集浙江省优质企事业单位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吸引5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浙江省11个地市人社局和部分区县人社局现场
查看:26
2025-10-31
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开幕
10月27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在陕西师范大学开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3所高校的89名指导教师和267名学生将参加为期5天的音乐基本功展示。 参展师生将参加教学
查看:25
2025-10-31
线虫与大豆早期互作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严重威胁大豆生产。线虫有精准的化学感知系统,能识别寄主根部分泌的信号物质,进而实现定向定位和侵染寄主。揭示线虫化感系统分子调控机制,可为阐明其寄主识别过程、开发新型特异
查看:26
2025-10-31
生物炭耦合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实现盐碱地土壤提质增效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面积盐碱化土地,土壤结构差、氮肥利用率低,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采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和肥料增效剂双氰胺(DCD)开展大田试验,系统探究了不同条件对土壤
查看:23
2025-10-31
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开幕
10月30日,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开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致辞。 怀进鹏指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和格局性变化,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优质,教育
查看:20
2025-10-31
教育部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47项竞赛进入名单。 此次公布的名单是按照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2022年印
查看:22
2025-10-31
砥砺奋进,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激励广大学子和教育、农业工作者矢志强农报国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情深意切的关怀和期许,令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和校友以及广大教育、农业工作者倍感振奋。 大家一致
查看:15
2025-10-31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嘌呤类PGK1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刘青松团队,研发出新型嘌呤类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抑制剂。这一化合物在炎症性肠病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炎症性肠病是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
查看:22
2025-10-31
研究揭示纤毛/鞭毛轴丝外周二联体微管A-B管连接机制
纤毛/鞭毛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特殊细胞器,其核心结构是微管与相关蛋白组装成的轴丝复合体。轴丝外周由9组二联体微管(DMTs)构成,每个DMT由A管和B管组成。其中,A管为完全微管,由13根原纤丝环绕而成;B管为不完全微
查看:28
2025-10-31
类酸催化剂助力碱水电解制氢
析氢反应(HER)是一种利用电力和催化剂,将水转化为氢气的技术。在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钼镍合金催化剂因高活性、稳定性好,且成本低于贵金属,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有力替代者。但因其活性位点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高效钼镍合
查看:22
2025-10-31
2175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日榜
周榜
月榜
教育部“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暨京津冀地区202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举行
干旱沙区植被重建区水量平衡与植物生长互馈机理研究获进展
教育部“金秋启航”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专场招聘会举办
研究解析全球土壤水分40年动态与数据不确定性
研究揭示树木生长与光合作用间物候不同步机制
限域水动力学—结构耦合的机理研究获进展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教育力量(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召开
研究揭示中国湿地植被春季物候气候响应机制
天然产物与生物来源图谱数据库NPBS Atlas发布
教育部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
纤维素制淀粉研究获进展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晶质赤铁矿和磁赤铁矿
研究揭示石生真菌适应性趋同演化分子遗传机制
中国—拉共体成员国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研究揭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热浪垂向演化机制
研究发现固—固相变动力学中的平动—转动耦合效应
刘昌胜同志任重庆大学校长
学校体育(校园足球)、健康学校建设和学科美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经济安全专题课程教学指南发布
量子点光引发可控聚合研究取得进展
基因渐渗增强山地鸟类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经济大讲堂第四讲中国艺术大讲堂第四讲分别举行
研究发现锂电池中过渡金属离子串扰效应
研究揭示热带珊瑚岛生态恢复的微生物途径
研究揭示家犬同人类近万年来的共迁移历史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活细胞DNA成像技术
研究揭示金鱼头瘤形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4英寸金刚石“自支撑”超薄膜快速制备成功实现
科研人员解析多种植物性别决定机制及性染色体演化路径
“十五五”教育怎么干?教育部部长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研讨
“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首期成果覆盖世界真骨鱼类目级分类单元
2025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讨班举办
“智能科学家”助力全脂肪族手性碳中心精准构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抗基孔肯雅病毒中和抗体及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教育最热文章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基因组编辑策略
任友群会见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马
2025年全国高校法治工作会议召开
研究揭示平衡选择维系气候“预适应”储备机制
水稻分蘖及株型性状高通量获取研究取得进展
2025年“国优计划”工作交流会召开
研究发现草地退化改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
研究揭示嫦娥六号着陆区月壤黏性之谜
研究解析全球土壤水分40年动态与数据不确定性
研究揭示中国湿地植被春季物候气候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