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我们正在全力打造虎门线缆区域品牌,加快产业园落地,通过AI、物联网等新技术重构生产流程,率先在绿色智造、数字孪生等领域形成示范标杆。”日前,东莞市虎门信息传输线缆协会会长郑庆均向南方财经记者介绍,在AI、5G、新能源等领域高速发展的驱动下,虎门线缆产业正全力打造国家级电线电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抱团“聚变”,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作为全国中小企业重要聚集地,截至2024年末,广东拥有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74万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2个。
不久前,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广东第三批5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鲜出炉,这55个集群覆盖全省15地市,除了长期形成的本土特色产业集群,来自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赛道的产业集群成为主力军,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集群逐步崛起。
在赛迪华南智创中心主任龚佳勇看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体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不断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劲的产业集群生态。
未来产业集群逐步崛起
作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同和创新联动提升企业竞争力。自2022年工信部开启第一批国家级集群认定工作以来,全国已累计认定300家国家级集群,其中,来自传统产业128个,新兴产业125个、优势产业43个以及未来产业4个。
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截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国家级、省级集群年产值规模达15.3万亿元,占所在县域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值为36.8%,入驻中小企业20.4万家。国家级集群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数量分别为161个、70个、69个;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等省份的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上,广东无疑是佼佼者。自2023年以来,广东省先后认定了三批共131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州、深圳、佛山认定数量分列前三位,珠三角地区认定的集群数量远超粤东西北地区集群数量。
今年,虎门线缆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受访单位供图
从空间分布来看,此次公布的5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覆盖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河源、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清远和云浮15个地市,其中27个位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仅有7个,地域分布呈现不平衡的态势。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对比前两批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主力军,未来产业集群正逐步崛起。
从产业分布看,5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18个、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9个、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领域)8个。
在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崛起的背后,科技创新成为首要支撑力。数据显示,这些集群普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近三年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高于10%,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低于15个。
在新兴产业领域,此次入选的中山火炬高新区健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已形成完整生态链,覆盖药物研发到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康方生物等企业在创新药领域突破显著,多款自主知识产权药物落地;部分企业的医疗器械技术与质量达国际领先水平,产业链延伸能力持续增强。珠海香洲区高端芯片产业集群集中了以极海微电子、杰理科技为代表的设计企业,以中芯集成为代表的封装测试企业,以格力电器、天威等为代表的整机应用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从设计到整机应用的产业链。
而在未来产业领域,今年来自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能源等产业集群表现亮眼,尤其是仅人工智能领域就有5个特色集群入选,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如广州市越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广州市番禺区智能装备与具身智能产业集群、深圳市罗湖区AI城市数据感知、处理及应用产业集群、深圳市宝安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产业集群、深圳市光明区人工智能机器人检测装备产业集群等。
以广州市番禺区智能装备与具身智能产业集群为例,今年以来,广州番禺区加速开启AI新赛道,围绕“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龙头引领-链群协同”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龚佳勇认为,当前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崛起是与当前广东经济发展脉络相匹配,特别是经过长期耕耘,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通过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链式改造”重构广东制造
南方财经记者发现,当前广东不少特色产业集群正在积极进行“全链转型”,中小企业抱团“聚变”,将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链式反应”。
针对中小企业囿于经验、技术、资金不足等因素“不敢转”“不会转”等核心难题,广东创新探索“链式改造”模式,通过龙头企业订单牵引、行业平台价值驱动,让大企业、大平台带着中小企业并肩作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
所谓“链式改造”,是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此次成功入选全省55个特色产业集群的虎门线缆产业集群是“链式改造”的优秀代表之一。
虎门是我国信息传输线缆行业的策源地之一。“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布局算力中心、人形机器人相关线缆产品,向产业链高附加值市场迈进。”郑庆均介绍,该集群近年来加速融入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产品覆盖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市场,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型。
虎门线缆行业协会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中小型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几大挑战:一方面市场波动引起的判断决策模糊导致企业难以下定决心;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并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中小企业担心这样的投入无法带来预期的效果,企业管理内部意见不统一,导致其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
在“链式创新”方面,虎门线缆产业集群通过引入数字化牵引单位,实施智能制造转型和中小企业上云计划,上线全国首个线上“线缆馆”,实现数字化营销,打响“虎门线缆”品牌。同时,通过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建立了16个省级及其他各类创新平台,推动集群企业参与制定和修订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积极推动绿色制造,开展碳排放和碳足迹监测与核算以及清洁生产评价,培育创建了1家绿色工厂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虎门线缆产业集群有核心企业80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24亿元,其中主导产业近三年年均增速为13.51%,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东莞茶山是全国重要的精品毛绒玩具产业集聚地,拥有玩具企业约1500家,上下游配套从业人员超10万人,已形成原料供应、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包装物流、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自主开创了国潮山海经、吉祥生肖、莞小鹅等系列品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为“AI+玩具”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和先决条件。
此次入选的茶山镇毛绒玩具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引进深圳北科瑞声公司,带来了AI技术和人才团队,搭建了茶山AI技术共享中心这一平台,全力推动企业从代工模式向自主品牌转变突破,鼓励企业通过引入IP资源、智能硬件、新型纺织材料等核心环节,结合AI、物联网等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让更多企业共享AI技术发展红利,进一步推动茶山AI+毛绒玩具产业集群智能化发展。
针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后续发展,广东省工信厅提出,各集群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畅通产业协作网络,增强集群创新活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着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各地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支持集群不断提升创新、数字化、绿色化、开放合作和治理服务能力,增强专业化配套水平。
龚佳勇建议,通过“全链转型”,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精准匹配,集群内企业之间关系从割裂走向整体,通过资源匹配、分工协作,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当前在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关键在于将“链主”企业的需求公开透明化,应制定需求清单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积极探索产业链协同转型的创新模式,提升产业集群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本文链接:广东特色产业集群图谱:新兴产业渐成主力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5491-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东莞低空经济“有机会”,发布37个应用场景撬动产业
下一篇: 黄坤明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从严从实推进学习教育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林克庆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