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朱治宣 广州报道
7月29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据广东省疾控局官微7月27日晚发布消息称,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东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门、阳江、肇庆各2例,清远、深圳、湛江各1例。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介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
广东各地紧急战“蚊”
为应对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广东各地紧急部署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等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
为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发展,佛山已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同时将防蚊隔离床位从3696张扩容至7220张,为确诊病例提供诊疗和住院治疗服务。佛山乐从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基孔肯雅热病毒免费核酸筛查。
7月26日至8月1日,珠海市开展爱国卫生“六集中”防蚊灭蚊攻坚周活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推出“1130”防蚊指南:每天花1分钟当“积水侦探”,清理办公和生活区域的积水容器;每周1次参与社区或单位组织的卫生大扫除,组团清除蚊患;每天3分钟检查家中阳台、天台等易积水处,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积极建设“无蚊场所”,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室内活动空间。
7月29日,东莞市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统一灭蚊行动,要求各厂企、商户、景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以及学校、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积极配合各园区、镇街的统一消杀行动,在室内集中点燃蚊香,组建消杀队伍集中消杀,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清理积水和卫生死角。
广州市天河区按照“1335”防控策略(1天内完成风险区域划定并启动灭蚊工作,核心区3天内完成入户调查处置、3天内完成全覆盖成蚊灭杀、5天内控制蚊虫密度),调配精锐力量投入疫点防控。针对登革热本地疫点,累计向前进、车陂、珠吉等条街道派出区级消杀人员252人次,消杀面积达336万平方米;针对基孔肯雅热疫点,向员村街、新塘街派出57人次,完成76万平方米消杀作业。
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专家提醒,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
一是清积水。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卫生间、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花盆托盘、水养植物的容器、储水桶、轮胎、杂物、塑料垃圾、竹筒等积水。
二是灭蚊虫。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灭蚊片、杀虫气雾剂等化学方式灭蚊。
三是防叮咬。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有效隔绝蚊虫。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或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伊蚊活动高峰一般在日出后2小时以内和日落前2小时以内,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时间。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表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并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
张文宏表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后续的重点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扑灭蚊子孳生地;同时周边地区必须对疑似病人进行密切监测。此外,在疫情过后必须立即展开当地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从而明确此次感染覆盖的人群有多大,下次再出现新传染风暴的风险有多大。”
本文链接: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广东各地织密战“蚊”防控网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767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