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气象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为主题,中国、印度尼西亚、蒙古、吉布提等26个国家(地区)以及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国际电信联盟等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AI)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展开深度交流。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致辞中指出,AI正成为连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关键纽带,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以技术革新驱动预警能力跃升,以开放合作践行全球责任担当,以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分享中国经验与技术,助力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目标早日实现。
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表示,“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模式”,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了精准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无缝衔接。绍罗呼吁,应推动AI成为桥梁,而不是障碍;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所有人的生命线。
会上,详细解读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发布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链式AI预报模型“风宇”。
在特邀主旨报告阶段,WMO、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国家气象中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作报告。在圆桌环节,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国际电信联盟、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斯里兰卡国家气象局、乌干达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展开研讨。
7月27日,与会专家围绕AI赋能监测预报、AI赋能灾害应急响应、全民早期预警及公共私营参与的实践作报告交流。气象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展同时亮相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
本文链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召开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400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