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教授臧远胜团队,对治疗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突变型肠癌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该类患者的疗效突破提供了原创“长征方案”的关键证据。11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在肠癌患者中,BRAF突变型约占5至10%,其临床特点是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生存期短。既往,国内外指南中的首选方案是“三药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即将肠癌常用的三种化疗药物一次性全部用上,但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大多仅徘徊在20%至40%。
2022年,研究团队提出“双药化疗联合BRAF/EGFR双靶治疗方案(双靶双化)”的“长征方案”——“IMPROVEMENT方案”,并开展了单中心II期原创临床研究,有效率达85%。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构建了目前样本量最大的BRAF突变晚期肠癌研究队列(涵盖4633例患者),采用单臂荟萃分析、直接配对荟萃分析与间接网状荟萃分析这三重研究模型相互印证,并基于一线治疗、二线及后线治疗这两个关键维度,系统追踪评估五大临床终点,即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与3级以上不良事件,全面解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EGFR/BRAF双靶治疗是BRAF突变肠癌的核心治疗基石。“双靶双化”方案在系统性评估中展现出优秀的治疗效果与可控的安全性,被证实为该难治性肠癌人群的首要选择。此外,研究团队提出“分层强化、后线降阶”的治疗策略,即一线推荐采用“双靶双化”的相对高强度模式,后线则可采用“双靶去化疗”的优化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治疗耐受性。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明确了长征原创“双靶双化”方案及欧美原创类似“双靶双化”方案在BRAF突变肠癌中的核心地位,对比验证了“长征方案”最高客观有效率的数据,也为现行指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依据,对推动该难治癌种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36/bmj-2025-086026
本文链接:迄今最大样本量BRAF突变晚期肠癌研究队列验证“长征方案”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858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李政道先生百岁诞辰纪念大会在上海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