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黄菊、罗玉、记者张海帝报道 傍晚的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处处是活力满满的健身场景:明珠华庭的扭腰器旁,老人们舒展筋骨;百乐门小区的乒乓球台前,居民挥拍切磋;江汽五村的小花园里,孩童在彩色器械间嬉戏。这些热闹的空间,前身都是闲置“边角地”,如今的连锁蜕变,让整个辖区焕发新生。
民生痛点:老旧社区的“健身愁”。“小区老人、孩子多,大家一直盼着能就近锻炼。”这不仅是明珠华庭小区的呼声,也是莲花中心许多建成较早社区的共性难题。随着岁月推移,公共设施渐显老旧,“健身去哪儿”成了居民们的“心头难题”,也是基层治理中亟待破解的“关键小事”。
协同破局: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借着合肥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的契机,莲花中心协同各社居委,系统性回应民生关切。为选准健身点,社居委工作人员联合物业反复实地勘察,精准锁定不占绿地、不影响通行的闲置空地。“我们全力配合,就盼着健身点早日建成!”物业的积极响应,与社居委、居民形成合力,按下了设施落地“加速键”,让“零散空间”变“实用场地”。
五年答卷:数据见证“健身圈”成型。一组数据见证五年变迁:2021年率先建成2处设施,2022年新增8处,2023年迎来建设高峰落成13处,2024年持续推进建成4处,2025年8处规划点位全部完工。五年间,37处健身设施在辖区星罗棋布,涵盖20余个全民健身苑、多个“国球进社区”项目及社区体育俱乐部,织就了便捷普惠的“15分钟健身圈”。
幸福回响:家门口的“打卡胜地”。如今,这些健身点已成为居民们家门口的“幸福打卡地”。“每天来练半小时,身体舒服,还能和老邻居聊天,心里敞亮!”正在锻炼的王阿姨笑着说。上班族李先生下班后常带孩子来,“不用跑远路,家门口就能锻炼、陪孩子玩,太方便了”。
合肥金开区明珠华庭、百乐门等小区的“微更新”,是合肥市推进“15分钟健身圈”的生动缩影。一处处小小的健身点位,如同一个个嵌入居民生活的“幸福坐标”。未来,莲花中心将进一步夯实辖区健身点基础,持续推进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让快乐健身的种子在更多小区生根发芽,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绘就更加生动的基层实践。
本文链接:从“边角地”到“活力空间” 合肥经开区绘就健康生活图景http://www.sushuapos.com/show-5-7804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口腔健康 “舒客宝贝·关爱小乳牙”公益行动走进贵阳
下一篇: 广安岳池姑娘黄海燕夺得全运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