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7月31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在会上表示,目前广东培育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国家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均已位居全国首位,但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仍面临诸多困境,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更多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
李善民表示,产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东也具备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优势,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能够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但目前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产业集群转型缺乏“链主”与“龙头”带动等问题。
从数据上看,2025年1—4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770亿元,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9.62万套、服务机器人267.08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目前,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已超15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达9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前沿技术优势如何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端显现,仍缺乏相应衔接机制。“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多数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像广州致景科技的‘找布神器’受到中小企业欢迎,但此类服务商仍相对稀缺。”李善民表示。
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李善民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如“找布网”帮助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解决转型难题。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开发面向制造业的跨领域、多任务智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源,破解研发难题。
同时,李善民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还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其中包括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度,更好地满足企业个性化转型需求,同时持续打通“政产学研用”链条,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交流,让科研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
本文链接:中大李善民:广东兼具机电和数智双优势,能助力传统产业升级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768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