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聚焦线下特色小店,反映行业对“精准匹配消费需求”的探索。作为连接日常消费与商业服务的核心赛道,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近年来受消费升级、技术赋能驱动,正从“规模增长”转向“场景深耕”。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5—2026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和消费调查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O2O市场规模将达38881.0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2028年将接近6万亿元。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和即时消费需求升级,本地生活服务凭借即时配送网络完善与场景多元化优势持续渗透,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迈向高质量增长新阶段。
本地生活服务指为满足居民对本地服务的即时性需求和对零售商品的配送需求,串联本地居民与周边商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上交易提供的一种便捷线下服务模式。随着零售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朝着运营精细化、垂直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包含多种服务的综合平台,还有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垂直平台。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分层化趋势,不同群体在消费能力、偏好及场景选择上差异明显。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分层的趋势正催生出差异化的商业机遇,各经营主体需打破“均质化供给”的路径依赖,在分层市场中精准定位核心客群的价值坐标,方能实现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增长。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赋能重构全链路效率,多场景融合拓展服务生态,下沉市场通过适配深耕需求,消费分层推动精细化运营,头部平台主导生态整合且新兴势力差异化补位,行业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体验回归。各趋势均与前期驱动因素、细分领域特征及竞争格局形成呼应,共同塑造行业发展新形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向“价值型升级”,消费分层与代际差异推动场景深化,即时性成为下沉市场增长新引擎。头部平台通过生态闭环巩固地位,新兴势力靠垂直差异化突破,竞争重心从“流量争夺”转向“服务质量、供应链能力与用户粘性”的综合比拼。未来,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满足更高效、更精准的生活服务需求,实现“更普惠、更有质量”的发展目标。(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邵鹏璐)
本文链接:本地生活服务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创造”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919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以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 “科学引擎” “科普双阵地”扎根黄河滩
下一篇: 从一座室内滑雪场看清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