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教学无限・文旅共生”2025最佳东方教育论坛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举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光健先生带来《基于行业实际的酒店管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以深耕行业一线的实战经验和深耕职教的沉淀思考,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的迭代升级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引发全场共鸣。
王光健副院长拥有丰富的酒店实战运营经历,这些实战经历让他对“职业教育必须扎根行业”有着深刻体悟。演讲中,他围绕“产业为根、岗位为源、专业为基”三大核心维度,拆解酒店管理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痛点,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产业为根,共性为要。
王光健副院长指出,当前部分职教课程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技能层面,与行业多元化转型严重脱节。他以客房课程为例,传统教学仅聚焦服务员操作规范,却忽视经理层级的运营思维和经济要素考量——汉庭等经济型酒店的核心房型并非标准间,而是基于坪效最优的大床房型设计,这一行业常识在校园课堂中常被忽视。
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重构文旅产业的现状,他强调职业教育需重新认识行业:从智慧景区升级到沉浸式体验创新,从流量思维主导消费决策到人机协同服务普及,产业变革要求课程融入华科系统、蓝豆云等行业实用工具,以及“平台 +”,“文化 +”等新型商业模式,避免“脱离经营谈理论、脱离岗位教技能”。
二、岗位为源,课程为果。
“岗位是课程的源头,课程是岗位能力的转化成果”,王光健副院长提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育人理念,主张杜绝“有岗无课”“有课无岗”的资源浪费。针对民宿直播运营、酒店软环境设计等新兴岗位需求,他所在的院校开设《酒店实用美学》《酒店物品艺术赏析》等特色课程,将植物搭配、香氛设计、音乐选择等企业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
为适配数字化转型,王光健副院长所在的专业在2021年3月份更名为了“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并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能力拓展模块纳入人工智能课程,将传统茶艺课升级为 “茶饮创客”,咖啡课转型为“咖啡创业实训”,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服务设计、环境营造创造收益的实战能力,而非单纯强调服务品质。
三、专业为基,成果为魂。
王光健副院长强调,职业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行业认可度上。他所在的院校通过“双跨界、三方向、多载体”的转型路径,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深度绑定:产业跨界与校企跨界并行,以数智化赋能、实战化设计、项目化实施为核心,依托大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坊等实体载体,推动教学与真实运营接轨。
院校建立“四真”培养标准——真项目、真数据、真分析、真运营,与酒店集团共享真实运营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经营决策训练。同时,通过技能大赛锤炼教师团队,已有 2 名教师因大赛成果获评教授,4名获评副教授,形成“以赛促教、以教促产”的良性循环。
演讲最后,王光健副院长呼吁职业教育应主动拥抱变革,整合产业资源、转换思维模式,在产品重构与产业升级中找到发展之路。他的分享既立足行业痛点,又给出具体落地路径,为在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 “从产业需求到人才输出” 的清晰桥梁。
本文链接:深耕行业实际,重塑职教生态!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王光健副院长解锁酒店管理教育新路径http://www.sushuapos.com/show-6-1808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